從DNA看世界
從DNA看世界

丹麥旅遊網站Momondo做了一個有趣的「DNA之旅」(The DNA Journey)實驗,雖然那是網站的宣傳手法,結果卻令人深思。

實驗中,通過67名不同國籍、膚色的男女志願者的基因檢驗分析,結果大部分篤信自己來自某個國家、有「純正血統」的人,DNA都不完全擁有該國的純正血統;更為意外的是,發現其中兩名志願者的基因中有着某種程度的血緣關係。

測試前,有人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對某些國家地域的文化有所偏見,或是由於國家民族的衝突而不喜歡某些地方;而DNA卻是誠實的,排列出一種殊途同歸的旅程。
我們讀報、上網閱覽各式各樣的人,總在不自覺地根據生物特點把人分別和歸類,把「多元」看作是差異,把外表、文化、語言、思維習慣更符合直觀直覺地視為「自己友」,經此也更容易造成人以類聚。

今天,輿論更是政治化,任何社會事件在傳媒放大鏡下都能挑起矛盾,製造更大的對立,繼而互相攻訐,指摘對方的錯誤,卻不去追源溯始尋找解決方法。

僅在數天前發生的奧蘭多槍擊事件,只因槍手是阿富汗裔移民的後代,事件又給政客炒作放大,加深社會對移民、難民、穆斯林的恐懼和質疑情結。翻開西洋史,其實美國這個社會又有多少本土呢?按特朗普的邏輯,若有的話,美國該向大半個世界宣告封關鎖國了。那些分化言辭,可想只是一場大選的過眼雲煙。

跨過太平洋彼岸,台灣高雄人洪素珠辱罵一名老人家是「不要臉的中國難民」,同樣一石激起千層浪。諷刺的是,洪的父親在廣東出生,本身也是外省人,老人家卻是1950年由父母帶到台灣,把最好、最壯年的人生全都貢獻給了台灣,究竟誰比誰的血統更加純正?

在香港的分化不乏異曲同工的荒誕。很多未去過或者了解過內地的港人,卻寧願讓面書上的滔滔水軍為他們蒙上一層對中國「莫須有」的恐慌。「中港矛盾」話題總可引起熱議,令人忘記自己的父輩也是內地移民而來,自己身邊還有不少內地背景的人相處共事。因此,毫無相關的瑣事也可扯上兩地的矛盾,例如法國品牌 Lancôme宣布取消跟香港藝人何韻詩合作,這個純粹是權衡商業利益下而作的決定,因《環球時報》於事後發表評論,一眾「評論家」便把矛頭指向第三方的中國。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也許是商家的公關危機,也許是被指摘的「中國官方」莫名遭受了一場飛來橫禍,但最平白內耗的,仍舊是我們自己的時光和精力。
看通了,這些分別的條條框框,不過是小國人的盲點罷。多元化本是常態,硬要把各個單元分化出來,只會是破肚而出的異形而已。正如丹麥DNA實驗所啟發,「你與世界的共同之處,比你想像的多。」

原文轉載自《信報》6月17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