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政爭排外 機會恐變空櫈
持續政爭排外 機會恐變空櫈

2002年,香港經濟陷入底谷,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在宣讀財政預算案時,以《獅子山下》的歌詞作為總結,呼籲社會同舟共濟,亦由此掀起「獅子山下熱」至今。

在12年後的馬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在財政預算案中,選用《交叉點》的歌詞收筆,寓意港人要以積極、樂觀、永不言敗的真正本色,實事求是地為香港的未來,作出最好的抉擇。這是命運的巧合,還是經濟發展盛衰周期的必然?

覓地受阻APEC改場 教訓續來

過去百年的發展經歷,香港從蕞爾小島晉身國際都會,所依憑的就是港人不信命運信自己,亦認定打拼就會贏的性格,由此令香港歷經風波起跌仍屹立不倒,並成為區內的機會之都。早年的內地民眾和越南船民都暫且不談,今天仍有不少遠邦民眾,不惜遠渡重洋,以難民身份來港,為的就是看中香港的機會。

至於港人呢,特別是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卻是「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不懂珍惜機會,不尚積極進取,只望歲月回轉,尋求煩囂鬧市中已不復存在的閒適;又或者不甘領先變落後,不惜一拍兩散,封關自保。

這或許是一種對生活追求的反思,亦可能是對現實的不滿,但卻成為社會前進的阻力,亦令其他港人即使手握機遇,也被迫鬆手,新界東北發展遭延宕,APEC財長會議「被改地點」,教訓接踵而來,代價累積加深,我們還有再扮天真的空間嗎?

與過去幾年將大筆資金投入一次性解困措施,甚至直接派發現金的做法不同,今次預算案以較大篇幅探討城市的規劃、新區建設、交通升級等內容,強調要推動長遠經濟發展,維持競爭力,投資數千億改善陸空交通,並開拓酒店、購物等商業用地,拓展商業區及提高遊客接待能力,同時也進一步降低金融業及中小企業的成本。此外,也對香港的主要產業提出了針對性的支持建議。

空轉內耗 好政策難見成效

正如曾俊華所強調,提升競爭力是政府首要工作,但優越的競爭力並非理所當然,亦不會自動延續,我們需要不斷改進,把握機會增強實力,更要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既要鞏固一直以來的成功之道,亦要居安思危,因時制宜,針對環境轉變作出調整回應。

香港一直參與並受惠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回歸後「一國兩制」更成為香港獨特的競爭優勢。國家新一輪的經濟深化改革,進一步為香港帶來競爭和大有作為的發展機遇。

然而,再理想的機會,再好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均須在施政團隊的努力和公眾的支持下落實,才起到應有穩定經濟、促進發展的功效。若是持續陷入政爭、持續排拒內地,一切都只會淪為空轉內耗,不但令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更令香港的長遠發展,變為《交叉點》主唱歌手夏韶聲的另一名曲:《空櫈》!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4年3月26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