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改革對香港的啟示
日本教育改革對香港的啟示

最近香港學者凌友詩博士發表了一篇文章,檢討過去十多年香港教育改革的成敗得失,引起不少學者和家長的共鳴。

有意思的是,近年日本也在檢討過去搞得教育改革,日本電視台(NTV)於2016年4月播放電視連續劇《寬鬆世代又如何》,就是反思當年的日本教改的後果。

和香港類似,日本最初的教育體制也被人譏諷為「填鴨式教育」,遭到社會上很多人批判。

於是日本社會開始反思這樣的教育是否只能培育出考試機器,而不是獨立思考的創新型人才。從1982年到2003年,日本先後推出三輪教育改革,引入新的評價機制,削減課時。被稱之為「寬鬆教育」。「寬鬆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亦被稱為「寬鬆世代」。

「寬鬆教育」削減了教學內容,對於數學計算的訓練也大幅度減少。這導致接受「寬鬆教育」的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同時大量需要背誦和高重複強度訓練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日本教改所埋下的負面影響,在此後幾年裏逐漸顯示出來。

在教改之後,日本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中的測試成績不斷下降,引起日本社會嘩然。

與此同時,「寬鬆世代」走向社會後,因基礎知識欠缺所產生的社會問題不斷。社會上出現不知道「濃度」的定義、搞不清楚四則運算先後順序、不認識略生僻漢字的人,而且這些人並不是中途輟學,他們都是擁有着高中學歷,其中不少還是大學生以及大學畢業生。這在「寬鬆教育」實施之前的昭和時代是難以想像的。

日本政府急急忙忙制定各種措施,開始抓緊制定新的《學習指導要領》,開始討論全面廢止「寬鬆教育」。

如今,「寬鬆教育」已經進入歷史,日本的高中在2013年開始啟用全新的《學習指導要領》,從2016年開始的高中畢業生,已經沒有接受「寬鬆教育」的了。

日本的教育改革實驗,雖然看似經過曲折反覆一無是處,然而,我們也要看日本政府在教改之後發現問題所在,能迅速檢討,並及時調整教育政策。

這個敢於自我否定的勇氣還是值得欽佩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對教改的檢討,應有值得香港借鑒的地方。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6年06月10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