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須改重新出發
知錯須改重新出發

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的「一帶一路」訪京團鬧出「夜蒲」風波,事件愈鬧愈大,雖然涉事團員即時退會,基金會主席馬恩國亦自行承擔責任,並向公眾道歉,但負面風評不斷。然而,由於涉事團員的政治知名度有限,傳媒視角便快速轉向,聚焦於馬恩國,更有政情專欄指他的「從政生涯」或將休止。

是其是非其非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不到20日就召開會議,審議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雖只短短600多字,但已被認定為推進從嚴治黨、端正作風的第一把「手術刀」,奢靡之風是其中的主要整治焦點。作風建設沒有捷徑,必須從小事入手,從細節做起,從嚴從實地抓好。因此,有關「夜蒲」事件,無論是否生意應酬,亦不論有否涉及色情勾當,都絕對違背訪京團的身份和本分,亦拖累建制聲譽,甚至被對手尋釁攻擊。涉事者被批評、被追究,都是應該。

然而,所謂一人做事一人當,同團其他團友須否一起蒙污?本人認為凡事講求是其是、非其非,有錯就要認要改,有責任亦須全面承擔,但不能任意株連,更不能借題發揮進行政治攻擊。

但凡曾參團外訪的人士都知道,在外訪期間,個人行為就是團體行為,任何人都不能說在個人私人時間的活動,可與整個團體進行切割;但事實上,各人的行動卻是完全自主,不受拘限,一切全憑自律。因此,作為團長的馬恩國,在事件曝光後,即使是剛接受手術的「帶病之身」,仍承擔責任,並指明會在未來的外訪活動中改進,這是負責任、肯承擔的表現。當然,在「夜蒲」事件之外,還有一宗事件,馬恩國在引述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就「港獨」的說法時,出現了一些誤會,亦引起一些爭議,事件雖已獲澄清,但作為當事人,馬恩國務須汲取教訓、深切反省,在哪裏犯錯,就在哪裏糾正,重新出發。

無須窮追猛打

今天的香港,跟風隨勢的人多、上網呃like的人更多,但敢於捍衛公義、敢於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事實上,反對派的動作,已由政治延伸到法律,由法律學者鼓吹的違法「佔中」行動更是當中的極致,而中澳法學交流基金會和馬恩國,依仗其深邃的法律知識,以法論法地予以嚴斥反駁,作用非凡。今次的連串「甩轆」,錯誤難獲原宥,但亦無須窮追猛打。畢竟,毀了一個基金會、毀了一個人,又如何?會是對建制有利?還是對反對派有益?相反,若能讓他們知所改進,重新起步,加倍努力,才對社會有益。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 2016年05月27日

原圖:文匯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