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香港的「天時地利人和」
「一帶一路」與香港的「天時地利人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視察香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可以預見,張德江委員長此行的重點,是推動香港抓住機遇謀發展。
回歸之前,香港的發展主要靠市場運作,商界和市民單打獨鬥,尋找出路。回歸之後,「一國兩制」初期,香港參與國家規劃的程度不高,後來的CEPA和自由行是國家推出針對性的扶助政策。直至「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開始,國家將香港納入全國發展的大局之中,引起本港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國兩制」已經實行近20年,是時候進一步加強兩地互動合作。另外,香港經濟靠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不能「自生自滅」,中央希望透過全國的大規劃,為香港找到在新時代的角色和定位。香港過去賴以成功的因素,如以「天時、地利、人和」來區分,多屬「天時」。內地資金和人口南下、西方輕工業轉移、內地封閉帶來的契機,都是時代特例。放眼古今中外,很多資源型城市雖一度繁榮,但總有衰落的一天,短者如太平洋島國瑙魯,一度僅靠鳥糞石外銷而成為福利國家,但只維持了10多年;長者如德國魯爾,繁榮期過百年,最後走到資源枯竭的一天,轉型不易。天然資源有耗盡之日,香港的「天時」雖然仍在,但難永遠伴隨。

「一帶一路」正是香港轉型的契機,香港可以透過區域航運樞紐的地理優勢位置,加上制度優勢,鞏固香港的「地利」。「一帶一路」超越制度和政治,是促進沿線地區共享繁榮的大戰略,香港若能扮演好這個戰略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就能走上長久發展的軌道。目前,區內不少城市也具有相似的地緣優勢,香港的「地利」優勢是「天時」留下的先發優勢,如不把握時機,其他城市就會迎頭趕上。

當然,我們不能不提及「人和」。近年香港社會泛政治化,加上選舉將近,港人擔心政爭惡化,更難集中精力謀發展。不少政界人士認為,張德江訪港作重要講話,再次為香港指明發展方向,港人應認真領會,發揮好「人和」的作用,團結務實,化解分歧,把握「天時」、「地利」,助香港闖出新路。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5月17日

原圖:大公報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