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與他力
自力與他力

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訪港陸客數目大跌,零售市道失色,大有今非昔比、盛況不再之感,令人想起佛學中的自力與他力。

在大乘佛學中,修行的法門總別有二種:一是禪者的自力解脫,稱為難行道;一是淨土行者的他力(佛力)解脫,稱為易行道。禪宗與淨土宗分別是自力宗與他力宗的代表。

放到香港的背景,實行自由行之前香港是一個重視自力的城市,實行後多少則變成了強調他力的地方,不少業界也逐漸依賴來自大陸的「他力」,一開始沒錯是易行,現在卻已變得難行。

回歸前香港的神話的確很大程度是憑著港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特質,港人亦引以為傲,不料回歸後風雲變色,再加上全球化及區域融合的大趨勢,香港單打獨鬥已變得不合時宜。現在香港還要受到國家的規劃,港人出現心理反彈並不奇怪,不過,香港亦非當年勇,若要東山再起,則必須最大可能地利用他力,否則將無以為繼。

其實禪宗與淨土宗同源於大乘思想,本就有融合的基礎,但由禪淨對立到合流,則需要能綜合全局的人與思想才能展開。開拓這一新局面的是永明延壽大師,他力倡禪淨合一、禪淨雙修。他對自力與他力的關係問題闡釋說,諸佛法門,「皆有自力、他力、自相、共相」,「若自力充備,即不假緣;若自力未堪,須憑他勢」,不可用自力排斥他力。

香港目前正處於自力他力對立的轉折期,但一條自力他力相輔相成之路終會被走出來─這回到了禪的「迷則為凡,悟則成聖」,解脫的關鍵在於迷悟之間。

原文轉載自《am730》2016年5月5日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