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校董、校友劉炳章日前在理大民主牆貼文,批評曾多次參與街頭勇武抗爭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鄭松泰支持暴力、鼓吹「港獨」、言行激進,更曾組織暴力示威,有違大學教職員應有的操守和道德標準,罔顧理大校譽。
多名學生貼文留言反駁,鄭松泰更批破壞院校自主、蔑視大學制度,侵害學術及言論自由。是耶?非耶?
任何自由均有底綫權利義務
對於學生會在民主牆貼文質疑政治干預教育,劉炳章亦貼文回應,詳列鄭松泰支持旺角暴力、支持勇武抗爭和鼓吹「港獨」的言行,又批評鄭帶領「光復行動」是對旅客行私刑。他又在大字報稱,自己是質疑鄭松泰是否適合為人師表,與學術自由及鄭的政治取態無關,並附上有關鄭言行的新聞報道作參考。他對傳媒進一步說,他關心的是學生福祉和校譽,以及對方是否適合做老師?重申這「不是學術自由或院校自主問題,而是人事管治問題」。強調根據《理工大學條例》,校董身處最高管治架構,有責任向管理層提出其看法,「見到一位老師做不應做的行為都不出聲,哪做校董來做甚麼?」
好明顯,劉炳章列舉的17項言行全屬事實,目前的爭議就在於學術自由的保護傘有多大、言論自由與政治打壓的界綫,以及校方應否檢視教師的校外活動?
第一,學術自由保障教授和學生在大學進行教學和研究學術活動時,能堅持自己理念,不受威脅打壓。任何自由都有其底綫和權利義務,必須符合倫理規範。
學者的研究若是牴觸國家倡導的價值觀,其學術論文將難以獲得權威學術期刊的青睞,其本人甚至可能面臨革職。如獲終身聘用的史丹福大學英文系副教授H. B. Franklin,便因帶領學生於校園內進行反越戰示威,於1972年遭校方解聘。
須強調,大學院校是知識傳承、追求真理、尊重異見及成就卓越的殿堂,絕非搖晃着學術自由旗幟的暴亂發源地或政治避難所。
大學學者行為直接影響校譽
第二,言論自由是自由的根本,不能被學術自由所凌駕或掩蓋,民主牆貼文只要其內容是講事實講道理,就是最開放、最民主,亦應最被尊重的言論自由。因此,不能簡單地因其政治背景,或身處高位,就其觀點建言一律視為由上至下的政治打壓,這絕對是因人廢言的偏見,言論自由不應有身份和階級的區別。
第三,大學學者本身是教師,有責任以言傳身教方式向學生傳道、授業和解惑。至於教師的校外活動,在今天的資訊發達時代,即使不直接提及其教師身份,亦會對學生產生示範和鼓吹作用,對校譽產生直接影響,無法再以校內校外作為切割。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6年05月03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