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二○一六年,報業的噩耗接踵而來,先是忌廉哥主人的尖沙咀報檔因生意慘淡而結束,令忌廉迷都失去了朝聖的殿堂;繼《三周刊》倒閉,《明報》指因廣告下跌而裁員,包括業務部及編輯部十位員工,包括執行總編輯姜國元,而掀起一場席捲全城的風暴。
我問年輕的同事如何看法,他聳聳肩說:「我都唔睇紙媒好耐,我淨係睇fb嘛!」
「你知道fb的新聞,大都是轉載自紙媒的新聞?」
「唓,家陣有民間記者,駛乜靠紙媒!」他以為只要手機在手,隨時拍照錄音可以取代記者。
我笑說:「你低估了採訪新聞的資源、時間、團隊和報館品牌的重要性。」我在報館和雜誌社工作了十七年。採訪一段新聞不僅是「記錄」(record )眼前發生的事,而是報道(report),尋根究柢,找出事件背後的來龍去脈。
採訪有5W:Why為甚麼?What是甚麼?Where在哪裏?When何時?Who誰?前《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提到採訪的ABC,即準確 (Accuracy)、平衡(Balance)及脈絡(Context),記者要核實資料、觀點要持平,以及要把報道放諸在一個更大的框架來審視。記者採訪後,要經採主審稿和副總級把關,確保5W和ABC齊備。因為新聞如利刃,對社會影響深遠。
民間記者在沒有金錢回報下,為何採訪?抑或他收了錢而不公開?假若他是受某種思維或理想驅使,報道內容會否不夠客觀?如果他不是報館僱員,政府或大機構都不會接受他訪問或回覆質詢,連記者會也可能不得其門而入。
傳統媒介受互聯網衝擊,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但我不相信民間記者會取代之。人人都在手機上看新聞,卻不願付錢,廣告商的錢也不落紙媒。紙媒該如何自救?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2016年4月28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