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吳康民
參加原全國人大江蘇考察團的活動,曾到丹徒區永茂墟一個自然村考察。
這個村有約一百四十多戶人家,人口約七百人。我曾走進一戶只有一位獨居的八十七歲老太婆家中訪問。
這位老婦是個寡婦,這樣的年紀還要自己照顧自己,從煮飯、洗衣都要自己解決。我問她有沒有兒女?她說:「有三個兒子。」我問他們住在哪裡?她說:「就住在隔鄰。」我問:「為什麼他們不過來幫忙,也不把三餐飯菜送過來供應老媽?」她聽到這裡,似有難言之隱,並流下熱淚。
人年老了,有子孫的,需要他們的照顧,兒子就住在旁邊,為什麼不盡這個最基本的孝道?
江南一帶,每個小橋流水人家,都具有特別誘人的水鄉風情,更有不少風景奇佳的古鎮。看這些令人流連忘返的風光,卻遇上這個親情涼薄的情節,不能不令人搖頭嘆息!
老人家最重親情,如果有親情的照顧,壽命可能更加延長。精神重於物質,我是作如是觀。
看南京的一個仙林國際頤養中心,雖建成而未營業,其美輪美奐之處,的確達到國際頂級的標準。當然,它可能收費不菲,要吸引國際友人前來養老。外國有錢的孤寡老人有的是,但他們是否願意千里迢迢,前來風光嫵媚的中國江南終老?這就不得而知了。
香港據說也有一家位處半山的貴族老人院,沒有參觀過,不知究竟。但以我的心態,除非疾病纏身,沒有一刻能離開醫護治理,才需要住進這種半老人院半醫療所的地方。否則,還是有一個家的氛圍,較適合老人養老的心態。
但是現代社會,親情淡薄的新聞時有,以《孝經》為圭臬者幾稀矣!社會上虐親弒父母的新聞時有,而二十四孝之中的若干事例的現代版卻十分罕見。年前弒父母分屍藏雪櫃的駭人聽聞事例更是震動人心,人心不古,信然!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6年4月27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