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土」一詞炙手可熱,不僅各類泛民政黨要提出本土綱領,甚至有建制中人也提出要做「本土建制」,「本土」成為新一代政治光環,大家也紛紛搶着往頭上一戴。
這種光景,讓筆者想起台灣的馬英九。馬英九當年不但尚未當上總統,連國民黨主席也不是,當時民進黨批評他在香港出生,質疑他是「香港腳走香港路」,馬英九幽默地回應了一句,「我是台灣製造,香港交貨」。
原來馬英九雖在香港出生,但之前父母在1948年已到台,算算日子,他應是在台灣被「製造」。馬英九在當時開始積極塑造自己的本土形象,兩年前,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重申「我們當然是最本土的政黨」,又強調「我是台灣人,我支持中國國民黨」。
從台灣的政治經驗來看,「本土」是一種選舉策略,選舉要直接面對選民,群眾基礎有地緣關係,高舉「本土」,讓人感覺就是致力維護選民的既得利益。選舉政治而言,「觀感就是現實」(Perception is reality),抗拒「本土」似乎與政治自殺無異。
「本土」真的是政治光環嗎?看看一般用來作「政治光環」的,「自由」、「和平」、「公義」等等,都是「普世價值」,甚麼是「普世」,即是小則人人認同,大則放諸四海皆可,是有延伸性的,「至小無內,至大無外」。但「本土」一詞,即是將政治定位局限於一地,與現實政治關係及全球化的社經脈絡,格格不入。
觀乎馬英九及國民黨的經驗,「本土」化後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綁手綁腳,顯得「裏外不是人」,台灣經濟長久欠缺活力;政治上則變得愈來愈民粹,這時才發現當初戴在頭上的「本土」,不再是「光環」,而是「金剛圈」,不能有所作為。政治現實殘酷,國民黨「本土」了多年,迷失了方向,最後選舉還是不敵民進黨及及時代力量。
「政治定位」一向是政黨的核心問題,要慎思慎行。若說要為貼近群眾,聆聽香港人的聲音,為香港人謀福祉,這些本是應然之事,也早已存在於「一國兩制」的內涵之中,目前不是名目問題,而是實踐問題。若因目前流行講「本土」,人云亦云,與對手鬥「本土」,就要小心「本土」這回事,有如激進主義,沒有「最本土」,只有「更本土」,最後自身失去了本位,也引領香港市民走錯了發展方向。
原文轉載自《都市日報》2016年4月8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