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一個兒童繪畫比賽擔任評審,欣賞過千張小畫家們的大作,當中不少表現出創意和畫工。與此同時,在初小6-8歲的組別中,發現部份作品非常「超班」,用色構圖嚴謹,畫工細緻,令人驚歎。但細看下發現大多數這些作品分別來自數個畫室、相同畫室的同學「風格」也十分類同,這不禁令我心生疑問。
乘車回家途中,發現一個Play Group機構的巴士廣告,強調令小朋友成為interview(面試)之王,心想,小朋友interview也要訓練?
上面的事,我不想妄加判斷,留待各位思考。作為家長一份子,我們社會幾十年來批判「望子成龍,填鴨教育」,到今天「怪獸家長」和「港童」,為甚麼問題卻是愈吹愈烈?
很多人將問題歸究於教育制度,這的確有一定道理。現在的課程越來越深,高班的小朋友已學「廚」字及「醫」字,五歲的小人兒要寫十八個筆劃的字已不算新奇事。另外不少直資學校鼓吹精英教育,升小面試也要求十八般武藝,再加上部份小學有一條龍直升中學名校,故不少家長在幼稚園時間已用力催谷,力求他們取得名校入場券。
不過,此風氣其實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在教育也不例外的市場經濟下,凡事有需要才有供應,如果家長用行動拒絕這種扭曲的教育文化,揠苗助長的風氣就沒有空間。香港人自小受教育就是不要「執輸」,俗語有云:「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意思和近年流行的說法「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一樣,就是在高度競爭的社會環境和生活壓力下,人人都不甘落後於人,成人世界如是,小朋友的世界如是。
最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拍了一條宣傳片,指出小孩子每天至少應有一小時自由遊戲時間,當中的道理大多數家長也明白,但眼見其他家長不斷催谷,擔心自己落後形勢,也只好逼孩子投入這個競爭遊戲中。週中我參加了一個幾歲大小朋友的生日會,發現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下主角神情呆滯,了解下原來他在這天已參加了幾個「課外活動」,實在太累了,所以連自己的生日會也提不起勁來,真的很擔心,我們下一代,未嬴在起跑線上,已累壞在起跑線上。
圖:band1.or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