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財赤命運 信有結構性機遇 (上)
不信財赤命運 信有結構性機遇 (上)

正如上周所述,一個推算(projection)的結論質素,直接由其假設的質素決定(The conclusions can only be as good as the assumptions)。


舉個例,若果把一些明明與人口老化風馬牛不相及、可自行斟酌(discretionary)的開支,當成是強制性(mandatory)的成本,當然可以推算出一個「若干年後破產」的結論。

這好比一間公司無緣無故規定每年30%的開支購置電腦,但明明當年電腦運作正常、市面又無新電腦,卻硬要添置一堆公司已有的電腦。這例子當然不切實際,因為一間機構無可能在無需求下都「夾硬要使」。

正如我們指今年預算案不及格皆因其有「概念黑洞」——例如政府開支佔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不超過20%的緊箍咒,不理社會訴求要為劏房戶建公屋;為大排長龍的病人建醫院;不理因商場酒店不足而衍生的中港矛盾,迫苦主你爭我奪,只求做到20%便收爐,留等明天處理,自製今天的樽頸、社會分化和矛盾,以及一塌糊塗的未來。

長遠財政規劃工作小組(長劃組)把這些過去5年已被事實證明為「結構當周期」的錯誤概念延伸,並複式增長27年,用一些不相關的假設,推算出極之駭人的「結構性赤字」。這並非客觀分析的結果,而是主觀的、悲觀的看法主導的「概念噩夢」。這只會是概念上的赤字,而非實際上因人口老化帶來的結構性赤字。

財政「概念黑洞」 誤差愈滾愈大

作為一個有近30年經驗的分析員,推算很多時是工作的一部分,因此筆者相當清楚這類推算的長處弱點以及須留意的地方。

以長劃組27年的推算為例,只要當中的假設稍稍出錯,每一年的誤差經過27年的複合增長(compounding)便會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舉個例,若每年估算偏差5%,27年複合增長的「總誤差」便會是原來的4倍;若每年估算偏差20%,「總誤差」便會是原來的137倍!

因此,我們在推算後,必須把結果反覆推敲,分析結果是否合常理。

這好比你相信每天給一隻老鼠多吃50%食物,然後預期27天後牠會發胖成大象,但實際上,牠在5天後早已胃痛而死﹗這樣推算,結論當然令人摸不着頭腦。

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應是研究人口老化對公共財政衝擊的最高權威,他們分析人口老化影響的報告,也只聚焦長者福利(退休金)、醫療和長期護理三方面,因為他們認為其他公共財政範疇如教育、基建等,根本與人口老化無關(除非是為了強行製造概念性赤字)。

偏偏長劃組卻很出奇地沒有考慮這理應首要參考的報告——就連國際權威機構也認為教育和基建兩個因素毋須考慮,但政府的推算卻將此兩大項目作出相當進取的假設,令推算結果(特別是最高增幅情景)依常理來看問題多多:

(一)愈遠愈不準

我們都知道推算結果愈遠愈不準確。所以一般而言,機構要做計劃的年期,再長也有個限制——例如長策會的建屋目標也只是個10年計劃。

而在資產市場人們就更「無耐性」,只着眼於如下一個月的澳門博彩業收入數字或騰訊的用戶數字等。

因此,20、30年後的結果必定有「可信度折扣」(credibility discounting),很多時整個推算最重要的90%都是在首5、10年的結果。我們沒有理由相信27年後推算結果,會和下一年的結果一樣準確可信,然後因為27年後可能會用盡儲備而今天便要緊縮。

一個人可能會因估計自己明天會肚痛所以今晚不吃飯;但若估計27年後會肚痛,今天便用20%的緊箍咒勒住香港的肚,未免過分鹵莽。

亦因此,推算20、30年後大部分先進國家公共財政會「爆燈」的S&P,今天仍給這些國家AAA或AA的評級,因為20、30年實在是太長的時間,甚麼也可以變。相反,如果S&P接受財爺的悲觀論,相信如歐盟多國、美國、日本等,不用等未來,今天就破產。

人口老化 教育基建反破紀錄

(二)教育開支破紀錄﹖

(i)極低出生率→沒有學生→但教育經費是現在3倍﹖

首先是教育。80、90年代生育率是1.4至1.5,當時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2至3%; 2000年代生育率跌至1,連教育局都預測中學畢業生會下跌,所以今天才要殺中學、小學時,何以27年後教育開支反而會佔GDP的7至8%?

而且,教育開支中最貴的是大學。八大院校升格為大學已經很多年,而過去10多年公帑資助學額都維持在1.5萬個左右;教育局已表明不打算增加資助學額,那到底未來為何教育開支要翻兩番?到時人口中最大的組群就是長者,難道政府想把嬰兒潮一代80歲時才送入大學多讀一個學位?

再者,我們看看一些國際間以教育制度聞名,而今天人口較老的國家如德國及芬蘭等,這些國家幾乎由幼稚園至大學都由公帑支付,但他們教育開支佔GDP也只是5至6%。若說香港在教育的投放會比今天的北歐福利天堂還要多,實在難以令人信服。難道到時香港由讀大學到攻讀博士學位以至MBA都免費嗎?

(ii) 投資教育零回報?

退一萬步,假設這個推算成立,代表未來學生人均教育資源必定以倍數增加,若我們每個學子未來都起碼博士畢業,應該會為公司多賺了錢,利得稅自然會增加;他們學歷高了,收入也應提高,那薪俸稅也會上升。相信香港學生都相當務實,不會只為興趣,明知無法提高收入也修讀某一課程。

經濟學上有關累積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即投資教育和技術)有助經濟增長的文獻多如牛毛,包括箇中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巴羅(R. Barro)的實證研究,但長劃組報告卻沒有考慮當教育開支增至佔GDP 8%時,對經濟的正面「回饋」(feedback)。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2014年3月10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