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大參加了合唱團比賽,雖然不停練習,結果也落敗了。對我來說,贏輸沒所謂,反正比賽冠亞季軍的數目有限,而參加隊伍實在多,落敗的定會比得獎的隊伍多。只是有同學們因為不同的個人原因,例如興趣班、旅行、溫習、「唔知醒」等等理由缺席團體練習,又不好好把歌詞、音調、拍子記熟,有感要反思團隊精神。
為應付周末的額外練習,不同家長需要把小朋友原本的課外活動更改,我自己也得推卻加班或團體活動,方便帶小朋友回校。有個周末,老大中午要去數碼港參加比賽,我們沒有藉詞缺席,因認為團隊中每個成員都很重要,無論是高音還是中音,要大家一齊唱得對、唱得準,才能產生和唱效應,把優美的歌曲表達。
對於團隊訓練,不能因為對小朋友或家長沒有額外負擔就去參加,對自己稍不方便就索性不去了。學校給家長有權選擇參加團隊與否,既然參加了,就應該尊重團隊安排。其實,不少小朋友周末有活動,每個星期不是默書就是測驗,要找不出席的藉口何其容易!當小朋友加入了團隊,有時為它作出一些調整或取捨也是團隊精神的體現。我們做家長的怎能自己樹立壞榜樣,帶頭忽視規則、看輕團隊精神,甚至認為缺席理所當然而毫無悔意?勤力的小朋友們要和疏於練習的小朋友一同加班練習去追上進度,究竟對誰不公平?
看遠一點,看看我們的香港,我們是否把個人的利益、興趣放得太大,而忽略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大眾福祉呢?香港是一個團隊,需要大家攜手合作、尊重團隊精神、尊重規則,讓社會順利運作。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6年3月20日
原圖:youtube截圖/ Yeh Ma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