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蘭群島的過去現在及將來
福克蘭群島的過去現在及將來

福克蘭的史丹利(Stanley Falklands)是我們南美洲海上遊必經之地,福克蘭這個名字對很多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1982年英國與阿根廷曾為爭奪這個地方的主權打了一場仗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國人善於用兵並得到美國的支持結果戰勝對方保住了宗主國的地位。

遊輪在早上到達在史丹利港口之外停泊乘客要分批由駁艇送上岸,當天雖然萬里晴空但風很大,南美洲提前進入了冬季,我穿上了一件厚厚的外套仍感不足,真奇怪這塊猶如地獄般的地方居然有人願意捨棄生命去爭奪和保護?

回顧歷史才知道法國人是在1764年首先在東福克蘭島登陸的,繼有葡萄牙及西班牙的殖民者陸續前來,但都覺得它缺乏實用價值而放棄了。這些荒無人煙的島嶼一直是企鵝海獅海狗及海豚的樂園直到1845年才由具有遠見的英國人在此建立基地成為南大西洋航運的主要補給線,跟著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從歐洲蜂擁而至的尋金船隊,都選擇在史丹利港補充燃料,然後穿過麥哲倫海峽再駛向目的地,在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前史丹利港的重要性尤其顯著。

英國人佔據了福克蘭群島雖然已經超越一個半世紀,但那裡人口仍只有三千左右加上英國駐防軍也不過四千多人而已,他們大部分聚居於史丹利港幾乎清一色都是英國人近年才多了一些澳洲和紐西蘭的移民,經過那場慘烈戰爭之後英國人和阿根廷人之間的仇恨似乎加深了,駕駛吉普車帶領我們遊覽的青年對我表示:戰爭使不少家庭遭殃至今仍傷痕累累。戰後這裡曾經舉行過兩次全民投票近乎百分之百的居民都表示願意歸屬英國,不容置疑福克蘭群島的主權將永久屬於英國阿根廷人缺乏任何理據支持這片土地是屬於他們的。

由於天氣惡劣和遠離大陸船隻補給是福克蘭群島的經濟主要來源其次是旅遊業,還有小量畜牧業以出產羊毛為主,據說島上缺乏培植果樹的條件因為那裡沒有蝴蝶及蜜蜂為這類植物傳播花粉,居民只能種點蔬菜自供自給。肉類供應卻十分充足從每磅羊肉在超市只售半英鎊便可知道,反過來一磅西瓜則需十四英鎊才可買得到,物以罕為貴福島糧食價格差距之巨是其他地方少見的。

聽說福島附近發現石油英國非常重視這方面的經濟效益將投入大量資源發展,也由於地球暖化南極洲大陸的冰蓋面積愈來愈少可供開發之用則愈來愈多,福島雖然距離英國本土八千哩但靠近南極佔有地利之優勢,英國人的遠見實在令人佩服他們保衛國土的決心也令人肅然起敬。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