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工程事關重大 通過撥款勢在必行
高鐵工程事關重大 通過撥款勢在必行

高鐵追加撥款因拉布遲遲未能通過,距離3月底的「死線」時日無多,高鐵工程停工甚至「爛尾」的危機迫在眉睫。高鐵工程若因拉布而功虧一簣,不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更加劇香港被邊緣化。指高鐵是「大白象工程」、實行「一地兩檢」破壞「一國兩制」,都是言過其實、經不起考驗,不過是阻礙高鐵工程的借口。高鐵工程事關重大,影響深遠,通過追加撥款勢在必行,立法會議員應該以求同存異、集思廣益的心態,共同合作把高鐵工程辦好,而非拿高鐵當政治工具,拿公眾利益當政爭籌碼。

3月底仍未獲得追加撥款,高鐵工程資金耗盡,一旦停工,社會須付出沉重代價。張炳良警告,高鐵停工,所涉及的承建商索償及工程爛尾的款項上百億計,最終仍要去立法會尋求撥款。高鐵完全「爛尾」,連同已經投入的投資,經濟損失更高達千億,相信絕大多數港人都不希望見到這種局面。

高鐵「爛尾」削弱香港競爭優勢

香港興建高鐵,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香港高鐵是廣深港高鐵的組成部分,而廣深港高鐵又是整條京廣高鐵的重要延伸,更是全國高鐵「四縱四橫」網絡的重要成員之一,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一旦香港高鐵「爛尾」,意味着香港失去融入全國高鐵網的機會,等同自我邊緣化。如今連印尼、泰國都積極籌備興建高鐵,香港作為國際都會,高鐵工程在臨門一腳,因為不够資金及「一地兩檢」的技術性問題而胎死腹中,不僅淪為國際笑話,更削弱香港的競爭優勢。

現在高鐵追加撥款在立法會受到拉布狙擊,主要是基於兩大理由。一,高鐵被指是「大白象工程」,勞民傷財,無經濟利益,不如改作商場收租更實際;二,若高鐵實行「一地兩檢」,讓內地執法人員來港執法,等同對「一國兩制」撕開裂口,港人的人權、自由可能從此不保。這兩種說法帶有強烈的誤導性,有權威的專家、學者已經指出其謬誤,不過是拉倒高鐵的借口。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者雷鼎鳴教授推算,高鐵50年內為乘客節省時間所帶來的直接效益,達到1,179億元,加上高鐵營運後直接創造就業帶來的效益,總效益的折現值高達1,545億元。這樣的回報率,還未計算50年後高鐵仍有310億元的剩餘價值,以及不易量化的經濟效益,例如促進珠三角市場一體化、帶來環保效益、促進服務業和旅遊業等等。政府的估算較為保守,亦預計會帶來900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換言之,即使高鐵超支,經濟內部回報率仍高達4%至6.49%,與世界各國的基建工程相比,仍屬高回報項目。可見,高鐵絕非得物無所用的「大白象工程」,推倒高鐵損害香港長遠競爭力,絕不可行。

勿再拉布令香港錯失發展機遇

至於說「一地兩檢」破壞「一國兩制」,更屬無稽之談。日前在北京出席政協會議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指出,「一地兩檢」既不是把全國性法律,不加區別地全部在香港使用,亦不是在香港全境內使用,僅是在西九口岸區有一個地方,讓內地實施出入境管制的便利。他強調,「不要把技術性問題政治化,亦不要把好事污名化。」可見,「一地兩檢」根本是技術問題而非政治問題,說「一地兩檢」危及「一國兩制」,真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為拉倒高鐵而製造障礙,相信市民懂得分辨事非真偽。

香港因為拉布已經浪費太多時間,虛耗太多精力,由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港珠澳大橋、到最近的版權修訂條例,都因拉布而費時失事,各項發展寸步難行,香港已經輸不起了,不能再蹉跎歲月。高鐵工程對香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立法會議員作為民意代表,應以香港的長遠發展、整體利益為重,盡快通過撥款,勿讓香港再錯失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6年3月11日

原圖:bastillepos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