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香港正值多事之秋,港人面對外部經濟環境不明,內部政治形勢紛亂,對前景難免有所擔憂。這種「擔憂」來自過去香港一直是一流城市,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位,近年面對各方競爭,漸有被邊緣化的危機。
三次成功轉型 關鍵把握機遇
近日,一國之內,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召開兩會,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周日會見港區人大代表,提到「香港的地位來源於經濟,不應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可謂「一語道破」,值得擔憂及關注香港未來的人士反思。
張德江的話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香港的地位來源於經濟」,二話不說,直陳「香港」的本質就是一座「經濟城市」,對國際社會而言如是,對內地而言亦如是。回顧香港的發展史,一路走來,我們都是在形勢轉變中,把握當時的經濟機遇,扮演好當時的經濟角色。
二戰後的50年代,由於韓戰,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一直依重的轉口貿易因而大受打擊,貿易數字銳減,發展面臨重大挑戰。然而,與此同時,大量內地人口來港,一方面為香港帶來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亦帶來資金與技術,香港把握了這些優勢,發展輕工業。當時的塑膠、紡織、玩具、電子錶,不止令香港經濟起飛,更藉着出口加工,令「香港製造」享譽國際。例如香港在70、80年代多次成為全球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香港製造的玩具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出產地。70年代香港鐘錶製造技術達到國際水平,產量冠絕全球。這次轉型,令香港鯉躍龍門,贏得「亞洲四小龍」的美譽。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勞動密集工業的優勢褪色,又有轉型需要。隨着香港製造業北移,香港一方面重操「轉口港」故業,帶動貿易增長,為航運中心地位奠下基礎;另一方面開創「前店後廠」模式,使服務業得以蓬勃發展。同時,愈來愈多跨國企業進駐香港,作為拓展對華貿易的橋頭堡,香港作為內地對外「窗口」的經濟角色亦更明確。
政治紛爭易走極端 難「變通」
千禧年以後,由於內地資本市場不斷開放,香港金融業及專業服務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借助香港平台「走出去」,令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招股」(簡稱IPO)市場。香港亦把握機會開拓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這些機遇不止帶動銀行、證券等金融服務業,會計、法律、諮詢等專業服務業亦因而受惠,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這三次重要經濟轉型的經驗告訴我們,香港之所以為「香港」,在國際舞台上取得地位,主要是因為香港的「經濟」角色,而非「政治」角色。過去,香港面對形勢轉變時,「窮則變,變則通」,而這種「變通」是要往經濟機遇去努力,才可穩住香港的地位。張德江的話的第二部分就是「不應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因為政治問題造成的紛爭,往往會使各方走向極端,立場更為強通,無「變通」空間。
目前香港發展一方面出現瓶頸,另一方出現「十三五」、「一帶一路」等機遇。港人在法制、金融業、專業服務業、語言文化、地理等方面仍有優勢,絕對能夠把握,令香港經濟再次成功轉型,保持國際地位,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放下政治紛爭。
近年的政治紛爭對香港經濟發展有三大弊處,一是以政治感性掩蓋經濟理性,任何有利香港發展的經濟議題(如與內地合作)都動輒被政治化、污名化,成為打擊政敵的工具;二是近年的激進抗爭手法(如佔領運動、鳩嗚團、旺角暴動)都是「不按章出牌」,破壞香港行之有效的文明制度,甚至有損「法治」,削弱香港競爭優勢;三是政治紛爭沒有出路,只會令香港蹉跎歲月。張德江提醒香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又說「過了這條村,就沒有這個店」,譯作港人熟悉的說法就是「蘇州過後無艇搭」。
事實上,香港目前面對的政治問題也不是香港獨有,也不是現在才有,政治問題是處處有、時時有,一旦糾纏其中,只會無日無之。這些政治問題不是不重要,但香港發展面對關鍵時刻,是否值得因為政治紛爭,失卻香港發展的機會,失卻香港珍貴的價值?如此下去,香港在國際世界舞台的角色會是甚麼?能否繼續佔一席位?若果不能,香港不僅是在中國內部被「邊緣化」,而是被世界「邊緣化」。是時候放下政治紛爭,毋忘初衷,重拾香港一直引以為傲、名揚海外的經濟本色。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6年3月10日
原圖:bastillepos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