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實際任期不足4個半月,只是涉及立法會70個議席中的其中一個席位的補選活動,竟被視為決定香港政局大潮的風向球;至於一個選區的43.2萬總票數,當中的6.6萬選票,卻又被定性為「三分天下」的背書。然則,香港政治就是這麼簡單嗎?任何的一次選舉或事故,都是政局新指標嗎?被神聖化的6.6萬票,將會踢走誰?
選舉淪為權力遊戲
選舉的本意在於選賢任能,民主選舉則是通過一人一票的方式和過程,來選舉一個賢能的政府,為民眾謀幸福。至於倡議政黨輪替的政黨政治之下,層次面已向下調,轉化為促進合作、緩解政治衝突的機制。在香港的行政主導體制下,水平再向下沉,選舉的性質及誰勝誰負都屬次要,選舉背後的政治和社會論述,更被完全忽視。大家真正關心的,在於候選人的身份和所屬派別,藉議席和選票可否向政府施壓,並令其跪地屈服?選後的派系角力如何?區議會選舉如此,立法會和選委會選舉也一樣,都已淪為赤裸裸的權力遊戲!
剛舉行的立法會新東補選,因早前發生「旺角騷亂」,而背負民意解讀的新使命,令選舉由候選人之爭、支持派別之爭,再窄化為是否支持激進本土派之爭,最終由陪跑的激進本土派「水鬼升城隍」,奢言主宰未來政局走向,放言建制、「泛民」和本土鼎足而立。有關境況,雖屬荒謬,但亦折射出一些「誰入選誰出局」的新省思。
傳統「 泛民」 潰敗之虞
第一,藉藉無名的本民前候選人在旺角騷亂後瞬間冒起,激進本土派肯定是今次補選的大贏家,但其所賺取的政治籌碼,究竟是因「泛民」大餅造大,還是從其他「泛民」陣營切割得來?從傳統「泛民」在選前的罕見大團結,到當選的公民黨楊岳橋聲言改革,今次選戰「誰入選誰出局」,大家都已心中有數。傳統「泛民」的出局,不是票不如人,而是自怯自卑無自信,選票多出1.4倍,竟向手下敗將偷師辦改革,往後不被「叮走」都天無眼!
第二,愛本土是樸素的、人所共有的鄉土情懷,不應被個別人士壟斷,也不應被簡單扭曲為「勇武抗暴」。試看,同屬本土派的新民主同盟在選後突然轉軚,考慮派人出選屬於間選的超級區議會議席,而社民連則直指本民前的部分選票明顯來自他們的票倉,並強調仍未到「泛民」、建制和本土三分天下的形勢。好明顯,入選與出局之間的角力,已淪為世代逼宮和碎片化。面對本土派的步步進迫,傳統「泛民」採取無條件妥協跟風策略,這或許可以拖慢崩潰的速度,但卻預示崩潰的事實。
第三,藉承支持者對傳統「泛民」碌碌無能的怨氣,激進本土派得以成為「捨我其誰」的選擇,但若只懂為反對而反對,未能建構一套在「一國兩制」下依法永續推行的管治策略,今天的入選擋不了明天出局的宿命。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6年3月4日
原圖:大公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