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 香港菁英會社會民生研究會及專業研究會舉行「貧窮戶的出路研討會」,席間不少中產青年說扶貧應該是協助基層人士自力更生,而非單單派錢;當中有人卻不以為然,認為「授人以漁」實在曲高和寡,因為現時的工作成本太高,基層人士靠工作自力更生,真是困難重重,因此先要改善工作誘因。
根據統計處數字,2011 年家庭入息中位數約為20200 元,2013 年約為20700 元,升幅為2.5%;同期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106 及115.1,升幅為8.6%,即是收入升幅追不上通脹。另一方面,有從事經濟活動、月入低於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半的家庭數目比率,也由2006年的17.8%,增加至2011年的超過20%。
樂施會的研究也指出,香港在職貧窮家庭的狀況,於2005至2010年有持續惡化的趨勢,情況值得關注;由此可見,在職貧窮的情況比以往嚴重。根據聯合國數據(UNData),2003 年香港人均GDP 為23367 美元(2001 年家庭入息中位數為17500 元),比新加坡的22553 美元為高;2012 年香港人均GDP 為36827 美元,新加坡則為52141 美元。雖說香港人均GDP 不斷增加,但市民收入的增幅卻不能追上物價升幅,尤為是相對其他地區的增長較慢。既然「愈做愈窮」,為什麼仍要工作?有些人可能會想,不用全職工作,等待政府救濟,既沒有工作壓力,又可以換取公屋。筆者身邊有八十後朋友正有這種想法。
舉個實際例子,一名住在屯門、在葵涌工廠區上班的文員,每周上班五天半,朝九晚六,月薪9500 元,每天來回車費約25 元、早餐約10 元、午餐約35 至40元,每周單是上班費用已需1700 元,佔收入的18%,比例不算低。此外,還須分擔住屋租金約2000 元、水電煤約600元、平日衣、食物及交通開支約2000元,每月很可能因感冒而看一次醫生(香港的辦公室空氣實在太差) , 所餘的2000 多元,夠供養家庭便不夠讀書,每月收入幾近「月月清」,積蓄實在有限,真是令人沮喪。
中產讀者可能在想,上班會帶來滿足感,又可自我肯定。不過,面對難見出路的工作,卻要犧牲與家人一起的時間,希望儲點錢也捉襟見肘,對須要照顧家人的基層人士來說,又何來工作動力?
當天研討會中,不少與會者同意鐵路和巴士公司應該為基層人士提供月票優惠,把他們的交通費封頂,減輕他們的負擔;既然不少大企業每年均有過百萬預算做慈善,不如索性為基層人士提供更實質的月費優惠,供合資格基層人士申請,紓緩他們的經濟壓力,這才算真正的幫助(從前西鐵的月費優惠,對偏遠地區的上班族真的很有幫助,可惜現時已經取消)。
既然特首說政府的援助是給予有需要的人,不少團體也有提出社區經濟的概念,香港菁英會懇請政府考慮多宣傳各區街市空置檔位的短期租約安排,把它變身為特色市場,以低廉租金,供社企或年輕人創業,小試牛刀。這有點像現時美孚葵涌道天橋底的星期日有機市場,由非政府機構管理,屬於買家與賣家之間公平交易的平台,相信這能幫助希望以個體戶方式工作的基層人士,提升他們自力更生的誘因。
事實上,創業也許較適合未能朝九晚六工作的人,尤其是須要照顧家人的婦女,可以配合孩子上學的工作時間實在是必需的。
對於有創意的年輕人,一個能展示及售賣作品的地方,也是自我存在的一份肯定。
Turnaround Challenge 一書的作者說,城市面對未來挑戰,便需要一個創業之城,創新是社會的動力,這樣的城市才能得以永續發展。
大家願意考慮基層人士的需要,為他們在交通和創業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工作誘因嗎?這真是值得社會深思的。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4年3月5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