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吳康民
讀到一篇《香港潮州商會的社區足跡》的文字,其中記載着抗戰剛勝利時一樁沉船悲劇,這又引起我的一段回憶。
該文寫道:「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九日,來往香港和汕頭的禎祥與祥發輪在香港水域沉沒,船上一眾潮籍乘客,獲救者商會騰出會所讓他們暫居休息,當中有原赴廣州開學的潮籍大學生,商會特別為他們重新安排入學費用,並向學校通報有關情況,失蹤者則有商會僱船,由商會會董李琴芝帶領人員,在海港設法打撈,終尋得部分遺骸,以慰家屬」。
文章所說的一九四五年十月,正是我國抗戰勝利的時刻,我等國立中山大學的學生,在日寇垂死掙扎擬用重兵打通粵漢鐵路,北面進攻長沙直指衡陽,南直上韶關、樂昌。我們這些中大在坪石校區的大學生,早就撤退到連縣和興寧、梅縣等地。抗戰勝利,歡欣鼓舞,希望能早日回到廣州石牌老校址復學。我們的一批便乘小船沿東江南下,轉達廣州。另一批潮籍大學生,卻想順便先回潮汕家鄉探親,再由汕頭乘小電船經香港赴廣州復學。不料這條探親線,卻遇上沉船悲劇。我的好幾位同窗好友,如郭孟驊、林棫等,都因此葬身魚腹。
想起往事,歷歷在目。老人憶舊,思念故友,不禁黯然。
現在甚少有小電船來往港汕之間,深圳與汕頭既已通有「動車」的火車,也有高速公路可通汽車與巴士。如有電船,相信只有載貨而已。
報道又有指在粉嶺和合石,有一段由潮州商會興建的「潮州墳場」,但我卻從來未去過。我的家族,只有先母在一九三五年在港病逝。當年先葬於鴨脷洲墳場,後因墳場「迫遷」,轉葬羅湖金塔墳場。該墳場原本只立小碑,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將該小墳移葬至另一較大墳位,並修一立有遺像的石墳,往年我每年清明或重陽都會前往致祭,緬懷早年因貧病早逝的母親。近年年老力衰,爬不了墳場的石級,只好靠子孫代為拜祭悼念了。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2016年2月1日
原圖:bastillepos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