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有線新聞網和其他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公共民調在全球範圍出現激增,更出現對所謂「民調污染」(poll-ution),即公共領域民調成災的關注。在香港,亦有各種各樣的民調,單是涉及政治範疇的,就有特首與政府高官的民望、立法會議員們的受歡迎程度、香港人對中央政府的認可程度等等。然而,這些民調結果是否可以真正反映民意,抑或只是「真實的謊言」?
遵守全無主觀立場
民調最早始於一八二四年Harrisburg Pennsylvanian對美國總統大選的街頭隨機訪問,至於現代的科學性民調模式,則由蓋洛普(George Gallup)於一九三六年開創,其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今,民調結果並已被視為民意寒暑表。
在媒體和學術機構廣泛涉入下,民意調查似乎已成為當代政治生活的一部分。美國學者奧蒙(Gaberiel Almond)指出,民意基本上可分為三個層次,包括一般民眾的意見、關注政治議題民眾的意見,以及政策或意見菁英的意見。
不過,這三個層次的意向,在方向性、重要性,以及能夠接觸性等方面,都會截然不同,因而在一個以電話號碼作為隨機抽樣基礎的全社會民調,當中無可避免地會出現誤差和偏見。特別是涉及許多難以衡量的因素所驅使,例如憤怒、冷漠、政黨理念的模糊、波動及反覆無常的公眾觀點等;因此,為免民調結果被「有心人」操作,淪為政治「工具」,民調必須秉持全無主觀立場的嚴謹科學。
正如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所指,民意調查是一門科學。所謂科學,就是要求非常嚴謹。他參考過歐美十多家具權威的民調中心,發現這些機構都有做相關的行政首長的民意支持度民調,而研究的問題結構,幾乎是千篇一律。同時,他們不會加鹽加醋、整色整水,去為這些數字化妝變身。公布的結果也非常簡單,原文照錄,Approve的有多少,Disapprove的有多少。
先入為主是偽調查
反觀香港的相關調查,卻採用另一套的問題結構和評分方式,就以港大民意研究計畫的「身分認同」的調查,被選項有「香港人」、「中華民族一分子」、「亞洲人」、「中國人」、「世界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國的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等,錯綜複雜。
另外,在特首評分的調查中,問卷先問被訪者的心中評分,但接着問「假設明天選舉特首,而你又有權投票,你會否選梁振英做特首?」由於目前尚未有普選,這條問題完全是「偽問題」,怎能探知真正的民意,若是要探討特首的支持度,為甚麼不直接問是否支持?
主持妄加個人評析
更重要的是負責人通常會在公布民調結果時,加上個人根據近期的一些熱點新聞,做一個評析註解,例如在最新一期特首民調,負責機構總結指:「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民望大致回落至發表《施政報告》之前的水平,反映《施政報告》的民望效應已經減退。」整份問卷從未談及《施政報告》,該機構憑甚麼判定特首民望起跌是源自「《施政報告》效應」,並進一步判定《施政報告》的民望效應已減退?
只是看着一組數字,就可以參透玄機,有次次不同的解讀,而且在傳媒的照單全收下,成為唯一的權威解讀,令人可笑更可歎!潮湧而至的「金吊桶式」民調,已形成民調污染,如何應對,令人憂慮!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4年2月14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