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百年大業,也是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根基,其發展過程則是不斷優化迭代和完善的進程。進化就是活力,而進化的目的則是要通過優質教育,協助學生在全球一體化、競爭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武裝自己、開拓未來。2016,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考試評估莫因噎廢食
特區政府重視教育,在歷年的經常性撥款中,教育都是最主要的項目,除推動正規教育的全面發展之外,政府更於1998年1月以50億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支持各界自發推行各類計劃,推動優質的基礎教育。多年來,基金共資助約8700項計劃,撥款總額約41億元,推動學生「身、心、靈」發展,基金確實既深且廣地惠及教育界。
一直以來,學校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搖籃,更被視為只懂追求知識、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但在今天,學生和校園已成為爭議源頭的烽火台,學運、社運和街頭抗爭,都夾雜大量的學生身影。這是進步,還是走上歪路?大家都必須摒棄成見,以學生的學業為念,重新審視、重新定位。
由幼稚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組建而成的學校教育,是整體教育的支柱,而考試評估,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着起承轉接的關鍵作用。當然,任何考試評估都難免會有淘汰性質的高低分級,對學生和學校都帶來壓力。不過,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為適應競爭亦是學習成長的一部分,一旦孩子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便要即時自行面對全方位競爭的「森林殺戮」。英國首相卡梅倫最近提倡學生背「九因歌」,以提升數學成績,反映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考量。
優質教育基金實務化
作為一個家長,本人絕對不是一個「虎爸」,為孩子提供愉快學習的機會,反對「填鴨仔式」或為考試而讀書的教育,仍是永遠的堅持。因此,教育局、學校、家長有責任協商緩減學生的學習壓力,修訂不合理艱深的教材,讓學生重拾學習樂趣。與此同時,本人完全贊同優質教育的理念,並與傳統的應試教育一起,攜手培育孩子成為社會的優秀成員。事實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制訂的2015年《教育概覽》(Educa-tionataGlance),已有力地指出優質教育和充裕資金,在促進社會進步時發揮的重要作用。
作為一種輔助性質的投資,按照規定,有關辦學團體需要提交一份因應該校特性的優質教育計劃書,然後由基金會量情撥款。不過,可能受限於學校的校務和教務繁重,加上有關申報手續繁瑣,以致學校對參與申請的興趣不大,即使提出申請,也是以一次過甚至活動式的小額項目為主,欠缺持續性的效益;至於社會團體的參與率更低,既造成基金水浸的現象,亦令基金未發揮其應有效能。因此,建議優質教育基金方面,可以主動向有意參與的學校和團體聯絡,提供一站式的支持,並共同策劃將項目延伸深化。
對於優質教育基金一再強調會支持校本創新,本人深表贊同,並認為基金方面可再走前一步,就是活化和實務化優質教育,促進學、企、政的整合,即時以優質教育項目為一個新平台,將項目內容由單純的校本創新,連結企業、社會團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讓學生可以走出象牙塔,參與社會建設,提升其個人識見,開拓自我的未來機會。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6年1月22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