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大力倡議參與配合國家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除可為香港經濟帶來新商機、引入新動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凸顯「一國兩制」的優勢和必然性。
「一帶一路」是一條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經濟合作走廊,既促進沿線國家地區共同發展,又加強各國在政經人文領域的合作。至於「一帶一路」的核心,則是「五通三同」,並以「五通」為路徑,「三同」為目標。當中的「三同」是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五通」則是政策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三同」是一個整體,不容切割,也缺一不可,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創造共贏。香港在這個發展大局中,在「一國兩制」下,盡享區位、人脈和制度的三位一體優勢。
港須自救反擊
須強調,香港在上世紀能夠開創經濟奇迹,並非奠基於香港的所謂核心價值,也不是返祖懷舊式保育,而是港人敢闖敢衝的奮拚,以及國家與國際併軌過程中的「南風窗」角色和經驗傳承。香港是一個規模小,但開放度強的經濟體,在「一國兩制」下的WTO獨立關稅區的特殊地位,更為香港提供「水鬼升城隍」的作用。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更不存在神賜恩典。香港過去的成功,是敢於走出去,賺全世界的錢。當今年輕人在富裕社會中成長,只懂追求飄渺的理想,而不願延續上一輩的刻苦勤奮,更談不上以超越性的視野思維,去開拓新的發展空間。或許是欠缺憶苦思甜的艱辛,或許是經歷世代競爭失敗的憤懣,「廢青」以「保育者」之名,對香港與內地經濟整合,擴大經濟腹地和能量的方案,採取「一拍兩散」的反撲,結果是社會想向前走,但阻力卻從底層湧現。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忌憚由反對派主導的輿情,遇強愈弱,結果是經濟增長低迷、競爭力萎縮、大學國際排名跌完再跌。反對派、本土派的言行,已令香港困處沉淪向下的漩渦,大家應繼續逆來順受,還是自救反擊?
國家大戰略香港大機遇
「一帶一路」是國家的大戰略,借乘改革開放的征帆,國家已晉身全球第二大經濟的位階,既彰顯自身的發展成就,更凸顯二戰後由布列頓森林協議、馬歇爾計劃形成的美歐主導秩序,轉為兼顧南北分歧的新布局。G7不再唯我號令,G20已成新指標。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逐步取得全球均衡發展、後金融海嘯經濟秩序時代的新話語權。坦白說,面對新一輪的國際博弈,香港不應是被動參與的「港漂」,或計較反對派給予多少個「like」,以及鍾庭耀式民調的高低,而是要有參與其事的意志、空間、能力和準備。
成長多年、自戀多年,今天的香港必須清醒地看到,「一帶一路」不單是國家的大戰略,更是香港的大機遇。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後盾;而作為一個成熟經濟體,香港面對的最大困境,就是要突破瓶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無論是挑戰還是機遇,都取決於參與「一帶一路」的深廣度。
貫徹三個關切點
對粵港融合,大家會持不同想法,但必須貫徹當中的三個關切點:
第一是這是國策,也是民族復興的關鍵,香港可以選擇閉關自封,但應理解不參與大潮,就等於自絕於內地市場,自甘摒棄於國家的經濟發展之外。
第二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香港須採納國際觀點,但美歐市場現已開到荼靡,變數頻現,要突破瓶頸、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帶一路」已成香港經濟向前走的唯一新機遇。
第三是港人對「一帶一路」的歷史意義認識膚淺,片面認為這個戰略虛無縹緲,可操作性不高,與香港無關;更有指參與「一帶一路」只是為了配合國家發展,是向中央「擦鞋獻媚」。坦白說,除了搭乘國家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香港還有什麼新增長點?本土拒中,是將香港推回歷史塵垢,還是想邁步明天?
原文轉載自《香港商報》2016年1月18日
原圖:新華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