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之後
長平之戰之後

筆者以前曾提出佔領運動與歷史上的長平之戰,有不少可比較的地方,但想不到後佔中發展亦跟長平之戰之後的情況十分相似。

長平之戰中趙括率領的趙軍被秦軍引君入甕而被全殲,秦軍無疑是大獲全勝,但亦背上了坑殺40萬趙軍的惡名。此戰後的確秦吞六國之勢已成,六國再沒有單獨對抗秦軍的實力,不過即使六國茍延殘喘,也不代表秦國能予取予攜,迅速蕩平六國。

秦國在長平之戰後,隨即遇上阻力。秦如要滅趙,須先攻下趙國都城邯鄲。秦軍雖挾長平之戰的餘威,然而伐兵與攻城卻大不相同,趙國人民亦義憤填膺,上下一心,所以秦軍不久即屯兵城下,以致圍城三年不下,主動權盡失。

這時趙國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救兵,毛遂亦自薦同往,終促成楚國救趙。另一方面,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集楚、魏、趙三國的兵力,反包圍了進攻邯鄲的秦軍,解除了邯鄲之圍。

由此可見,只要在適當環境下,合縱抗秦還是足以擊敗秦軍的──秦如不惜師老無功、背腹受敵,也執意要步步進逼的話,只會自招敗績,不能怪誰。

邯鄲之圍後,六國雖互有攻伐,但面對秦軍的猛烈攻勢時,也能合縱抗秦。邯鄲之圍十年後,秦軍大舉攻魏,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大敗秦軍,乘勝將秦軍趕回函谷關,使之不敢再出關,此役使信陵君聲威大振。

長平之戰雖令秦統一中國成為時間問題,可是合縱及信陵君的軍略同樣證明了要合力堵住「河水」,將之趕回函谷關,還是有可能的,秦軍要進攻便須有「啃硬骨頭」的準備。

信陵君的名字是甚麼?魏無忌是也!

原文轉載自《am730》2016年1月14日

 

原圖:網絡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