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重蹈國民黨的覆轍
勿重蹈國民黨的覆轍

所謂的港版「本土主義」,近年在香港日益流行。自從2012年「反國教」事件中文大學廣場公然掛起「抗殖反國教」的旗幟,港版「本土主義」幾乎等於港獨。當年的立法會選舉緊隨「反國教」的「接力絕食」舉行,多位反對派參選人不約而同舉出「反共,反赤化」的口號和政綱。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敢提「反殖」和獨立,但是仍在《基本法》框架之內盡其對抗內地之能事,反映港版街頭「本土主義」和輿論如何與議會戰場互相配合。

後來2013至2014年的「佔中」事件,則是一次港版「本土主義」實踐,企圖通過社會運動迫使政府接受違憲的政改方案,等於迫使政府認可獨港路線。雖然「佔中」草草收場,但輿論主要針對他們破壞法治,影響社會秩序,至於對他們的違憲主張的譴責卻非主流。到了剛剛過去的2015年區議會選舉,儘管激進的本土派政團無一當選,但是好些打着本土旗幟的政治素人仍然獲得議席,而一直操作本土議題的公民黨、新民主同盟的進帳也較上屆明顯增加,顯示「佔中」雖然沒有直接得手,但是輿論已把本土話語進一步合理化,融入政治核心議題─尤其是,區選向來較為重視地區工作能力,政治議題難以設置,在這種環境下,以本土為綱的候選人仍能突圍,一方面說明區選性質改變了,一方面說明港版「本土主義」已經為某部分選民所接受。

去年11月,世界盃香港隊對國家隊,輿論無一不說成「港中大戰」,甚至迫令官員表態站邊,也有聲稱這是天經地義;此前內地提出「新香港人」的觀點,指內地移民取得香港人身份之後也是香港人,可是香港輿論卻抓住字眼,硬要區分「新、舊」,繼續發揚本土論述。目前我們難以看到這種輿論環境有何逆轉的勢頭。

另一方面,愛國群體卻在偃旗息鼓。在「佔中」爆發之際,不少建制派民間團體紛紛建立WhatsApp群組,商討對策、分享信息、或發洩憤怒;今日「佔中」和政改落幕,討論戛然而止,好像香港已經風平浪靜似的。令人擔心的是,建制派政黨會否也在鬆懈,甚至向本土靠攏。

如果這樣的話,就會重蹈國民黨的覆轍。國民黨一直向民進黨的本土靠攏,試圖贏得所謂的本土派支持,結果是民進黨不斷壯大,國民黨不斷萎縮。國民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敗,正好說明其放棄中國立場、親近本土的路線的破產。馬英九曾經表示「中正紀念堂不是不能改名」,台中市長胡志強對於修改黨章的問題,說「民意要的,我們不能不要」。國民黨努力扮演本土角色,可是只能落入綠營和「太陽花」的圈套,他們掌握了詮釋本土的權力,豈會讓國民黨進佔?國民黨愈是走近本土,對方只會愈加收緊本土的定義,以至到了血統論的地步。於是國民黨不得要領,卻大量流失原有的支持,喪失了黨格和靈魂。

原文轉載自《成報》2016年1月8日

原圖:AP Photo, 張花冠網頁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