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當眾鬧事,打着「驅趕蝗蟲」標語在鬧市辱罵內地遊客,還以「支那」蔑視中國人,這是一小撮港人綁架整個香港,破壞香港跟內地關係。原本幾名有勇無謀的閒散人員,要撼動「一國兩制」的大原則,猶如蚍蜉撼樹,不足掛齒。但受害者是來港消費的無辜遊客,他們窩着一肚子氣回到內地,到處講香港人濫用民主、不文明,令香港落得污名。將心比心,假若內地有人向港人甚至港商還擊辱罵性的標語,將會是如何一番景象?都是說侮辱他人,必招人侮辱。
香港經濟之所以能從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後的低谷中走出來,一直維持繁榮,幾乎實現全民就業,內地個人遊應記一功。除了GDP增長之外,就以失業率為例,由2003年5月至7月自由行剛開始時的8.7﹪,減至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的3.1﹪,成績有目共睹。我們決不能「打完齋不要和尚。」要解決遊客多的問題,應該加快發展旅遊基建配套設施,將危機變成商機,同時兩地政府協商,適當延緩開放個人遊城市數目,但將責任全部歸咎內地旅客,根本搞錯了方向,不能把兩地融合變成不和的矛頭。
古往今來,河流泛濫,根治方法在於疏導水流而非堵塞。因為堵塞源頭、阻截水流,只會加重河水決堤的破壞力。目前,內地遊客人數膨脹,政府可以做的是疏導人流,提升香港的承接力,而不是阻止內地人訪港,釀成歧視的惡果。
香港是自由貿易港,旅遊業也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不管客人來自甚麼地方,友善待客是基本之道。兩地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一手要人民幣,一手卻不要人民,哪有這樣的道理?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旅遊市場,各國競相向中國旅客打開大門,如果香港抵制內地旅客,那是競爭對手巴不得的好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旅客有錢不怕沒有地方花,到頭來只是香港損失。
作為東西方文化交匯之地的香港,自詡國際大都會,港人文明質素高,然而在街頭公然辱罵旅客,粗口橫飛,指手畫腳,所謂的文明質素體現在哪裡呢?不管承認與否,港人大多是中國移民的後代,身上遺傳的是中華民族的基因,流的是中國人的血液,辱罵內地遊客是蝗蟲,無異於侮辱自己的祖先,這不是智者所為。極少數激進人士更以「支那」來稱呼中國,以「支那豬」來稱呼內地居民,「支那」是當年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極少數激進人士與侵略香港、殘殺中國人的日本鬼子同一個腔調,做法實在太過分。
筆者想起一個故事。北宋文豪蘇東坡與朋友佛印經常辯論,有次兩人互問在各自心目中像甚麼,佛印稱對方如一座佛,而蘇東坡取笑對方身體肥胖,稱像一堆糞,佛印聞言微笑不語。其後暗自得意的蘇東坡告訴蘇小妹,蘇小妹卻不以為然地指,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人都是佛;兄長你心中不堪,所以看人亦如此不堪,你還是輸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尊重別人等於尊重自己,侮辱別人也等於侮辱自己。
文章刊載於《文匯報》2014年2月21日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