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吳康民
記得在上世紀50年代,我要到廣州探親,得花整整一天,即10個鐘頭或以上的時間。
為什麼?那時候,港穗之間沒有直通火車,羅湖和深圳關口,令人望而生畏,深圳曾被稱為「心顫」。我因為已被港英當局列入「黑名單」,每出入羅湖檢查站,港英都有政治部人員侍候。詳細登記不在話下,有時故意留難,讓你苦等。他們就是不在崗位,「休息」去了。未過政治部那一關,就未能進入移民局的關口。
到了深圳,也好不了到哪裏去,別以為我是左派人士,可以優待,相反,有一次還要進入「黑房」,脫下內衣褲檢查。我很不忿,曾向廣州有關部門投訴。後來答稱,曾有同名同姓(?)的特嫌分子,因而惹來麻煩。
胡應湘有遠見
後來赴穗,我索性轉由澳門前往。但那時候,珠海到廣州並未有高速公路,泥路崎嶇,清晨由香港出發,要花10來個鐘頭,才能到達廣州。
因此,我對高速公路十分憧憬。當胡應湘先生建議建設深圳至廣州的高速公路時,頗受人非議,認為這是一步登天,中國遠未達設高速公路之時。我卻暗暗讚賞,認為這是有遠見的提議。建國以後,毛澤東主席倡議「以鋼為綱」,我卻認為應是以交通為綱才是。因為交通不便,一切工商業建設便無從談起。
現在,全國的道路建設一日千里,高速公路已經四通八達,鐵路建設也突飛猛進。近聞廣東3年內建設8000多公里省道,做到縣縣通高速公路,全省高速達6800多公里。既是省內全通高速,出省也有幾條通西北通道,以及南至跨瓊州海峽,北直達東北瀋陽的高速道路。
西諺說: 「時間就是金錢。」資本主義社會形成時,生產都要講究效率,速度是很重要的。過去中國「大躍進」時,雖然提倡「多快好省」,但實際上只是看重前二個字「多快」,卻欠缺「好省」,因而粗製濫造橫行一時,况且還冒出一個「假」來, 「假」比「濫」、「粗」更使人吃虧,是商品質量的最大敵人。
高鐵名列世界前茅
現在中國的高速鐵路已名列世界前茅,而且高鐵動車技術更是高科技輸出的一項。早年曾自法國引進一段高速鐵路在上海至蘇州之間試行,後來發現超過300公里時速的高速,並不太合中國的實際。於是專建時速約200公里的,名叫動車。現在內地的動車已經四通八達,老化的火車差不多淘汰殆盡了。
最近由於粵港之間的高鐵聯檢問題,一度引起爭議。其實美國和加拿大是兩個獨立國家,在機場和邊防都已實行一地兩檢模式。粵港同屬一國,只不過在社會制度上實行一國兩制,這種一地兩檢並不是大問題。但最近本港事事政治化,而且吹起一股所謂「本土化」的逆風,以至在這些「一地兩檢」的問題上爭論不休。論者認為,由內地進入本港的高鐵車廂,應屬內地司法管轄範圍,同時容許內地執法人員執法。但僅限在出入境、海關及檢疫範圍。至於在車廂內犯罪,車中內地執法人員是否可以拘捕,則未有定論。
過去一個時期,香港還有港穗的飛機航班,由香港啟德機場飛廣州的白雲機場。飛行約半小時(兩地相距不過約150公里)。這個航班當年仍有生意,就是由於陸路過關頗為麻煩之故。我在大學畢業後應聘來港執教時,由於當年(1947 年)的國民黨貨幣大貶值,買一張飛機票比火車票貴不了多少。因此我曾買飛機票飛港,可惜由於一時糊塗,錯過了由愛群大廈乘專車去機場時間,因而失去第一次乘飛機的機會。
今天港穗之間,不僅有多班直通火車,更由於內地發有多個兩地牌照給若干港人駕車直達廣東各地,兩地來往十分方便。如果聯檢問題獲得通過,由香港乘200 公里時速的動車去北京,也不過七八個小時而已。
動車的發展,將取代了不少短程的飛機航線。也好,當前內地由於軍事上的航空管制,民航延誤的比比皆是,尤以華東地區為甚。與其在機場乾等,不如乘動車更為快捷。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12月19日
原圖:locpg.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