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香港「共享經濟」會飛
哪一天香港「共享經濟」會飛

很多人說「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是屬於年輕一代的,據彭博新聞社調查,發現18至34歲青年雖只佔美國勞工市場三分一,卻佔了共享經濟參與者的七成比重。

「共享經濟」的定義並無定論,大都強調將「閒置」的資源跟他人共用,由住宅、汽車、小家電,以至知識、時間、資金。最初它是非牟利的資源共享,如2001年創立的「維基百科」,便是世界各地參與者共同「無償」建構的;10年前在法國里昂建立的單車共享服務也基於同一理念。

美四成勞工將為自由人

同時,近年年輕人之間愈來愈多流行半職工作或自由工作(Freelance),因為年輕一輩對工作、生活、興趣的平衡更加重視。這也是全球現象,據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系的Ruth Milkman教授估計,隨着「共享經濟」流行,美國的自由工作者會由今天佔全國勞動人口三分一,上升至5年後的四成。

無怪乎「共享經濟」和年輕人一拍即合,因為年輕人除了重視工作生活平衡外,也喜歡工作時間有彈性,許多更勇於嘗試新事物,所以不論服務一方或消費一方也對這個新模式擁護有加。

以目前備受注目的共享經濟平台為例,創辦人大都是二三十歲出頭,例如教你出租自己住所的Airbnb(Brian Chesky在27歲創辦)、出租私家車的Uber(Travis Kalanick在33歲創辦),以至內地的「PP租車」(王嘉明2014年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創業者榜)和「滴滴打車」(創辦人程維現年32歲)。

這種新經濟模式更會把「餅」做大,而並非單純蠶食「舊經濟」的收入。曾為美國總統奧巴馬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普林斯頓大學Alan Krueger教授在與人合著的文章中,分析在美國擔任Uber司機的勞工市場。根據Uber內部數據,發現這個業務製造了成千上萬的賺錢機會,當中包括因車費較廉,選擇乘坐的人多了,從業員收入因而增加。

共享經濟的特色是中介平台與服務提供者採取分賬形式,即它收取部分收入後,其餘的就落入車主、屋主等服務方的口袋。

據《福布斯》估計,這些落入眾人口袋的收入在2013年高達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比之前一年上升25%。羅兵咸永道(PwC)更估計,到2025年,共享經濟的全球經濟效益會達3350 億美元,發展勢頭凌厲。

香港又怎樣?

香港幾位同樣20多歲的年輕人,亦分別創辦了不同類型的平台,計有2013年成立的共享汽車平台Carshare,鼓勵只在假期駕車的Sunday-Driver把平日閒置的汽車出租,目前該平台有1500車主及2萬會員,當中一半會員每月租車1次,日租平均400至500港元,Carshare向車主收取租金的三成;最重要的是,服務也包括了汽車保險。(聽說Uber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買一份覆蓋全世界所有在Uber上營運汽車的保險!)

今年初創辦的旅遊交友網站Sam the Local平台,配對不同喜好、專長和空閒時間的導遊和旅客,導遊收費自訂,每次配對成功後,平台會向導遊及旅客分別收取交易金額的兩成及一成為服務費。手機應用程式Gaifong App(Gaifong即粵語「街坊」)為用戶提供家品共享平台,這個於去年底成立的平台以「借得就借」為口號,從衣服、床褥到樂器及電子產品都可互相租借,租金由物主自定,平台收入來自成功出租物品的一日租金。

初創公司眾籌 港法例跟不上

自明年年中開始,一般美國民眾便可參與「股權式眾籌」(Equity-Crowdfunding,投資者的回報是公司股權),預料相關法案實施後,將可協助更多初創公司籌集資金。但對於這些新經濟模式,香港在法律規管方面仍未跟得上,期望有關當局能夠加快腳步重新審視相關法例,讓共享經濟模式的初創公司靈活發展。

近日不少朋友都談論口碑載道、票房已突破千萬港元的港產片《哪一天我們會飛》,當中年輕人對夢想的追求觸動了許多人。現實中,我希望更多年輕人也一起追尋自己的夢想,在2016年努力朝着目標打拚,讓理想有一天起飛!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15年12月17日

原圖:carshare.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