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
集郵

本文作者為吳康民

我從小就有收集的習慣。小學時期就是集郵,對花花綠綠的郵票感到興趣。但「小學雞」沒錢,郵票都是在親友長輩給的舊信封上剪下來的。浸出晾乾,夾在書本裡就是了。既沒有集郵簿,也沒有郵票常識,連集郵初階也談不上。這樣的收集度過了約十餘年的光景。

直到前來香港工作,有了薪水,有時也會到九龍集郵公司買一些花花綠綠好看但不值錢的郵票。那時候,集郵的常識還是十分缺乏。

後來有老集郵者告知,世界郵票多得恒河沙數,要集齊全不可能,只能重點收集一些。一語驚醒夢中人,於是我便把集郵重點放在新中國和香港的郵票上。後來更把重點放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全張和小型張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中國郵票,每年都有集子出售,我都買齊了。香港郵票,由於郵局的集郵組每年都有預訂的服務,我都預訂了。

香港回歸之前,有友人說港英時期發行的小型張和小全張一定升值,勸我多買。出於保值之心,居然買了二三十疊的小全張和小型張,每疊一百張,花了兩三萬。但據說當今並不值錢,投資錯了。

猶憶上世紀六十年代內地發行梅蘭芳紀念郵票時,我曾去廣州郵票公司看過,梅蘭芳的小型張面值是三元。我嫌太貴,一張也沒有買,現在每張已漲至萬元以上。又有一次好像是內地來港在尖沙咀星光行的展覽廳的負責人是老朋友,他說,你要多少可以給多少,結果我只要了一張某郵票,該票現在也已漲至千元以上,真可說是走寶了。

在人大會議時期,因為我是主席團成員,有一年還是主席團的常務主席,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中央領導人。那時候許多人時興把郵票首日封請中央領導人簽名,我也有樣學樣,得到不少領導人或個人的或集體的親筆簽名的首日封,這應該是有價值的集郵品吧。

現在年紀老邁,無心無力去整理一生的心血結晶集郵品,而子孫輩又無人喜歡集郵。這些郵品,將來後人可能廉價交給集郵公司了。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5年12月16日

原圖:新華網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