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鬧,認清虛實
眾聲喧鬧,認清虛實

本文作者為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

區選過後,反對派沉醉在八名傘兵(其實是政治素人,他們競選時甚至當選後,都不標榜雨傘)的勝選,甚至說「香港換血」、「人心思變」。作為宣傳,未嘗不可;但恐怕不是事實。

區選打破了一個重要迷思:「高投票率,建制大敗」。結果顯然不是。新增的二十六萬票,沒有重演○三年建制大敗。民主黨單仲偕在選後甚至預言,明年立法會(一向有較高投票率)建制和反對派只是五十:五十。是耶非耶,拭目以待。

區選除了贏取一個服務市民的議席,更重要是反映建制或反對派誰能主導議會,展現「執政」能力。區選前反對派還可以「賴」委任議員。區選後,取消了委任議席,反對派仍沒法取得主導地位;選前最被看好的葵青區,反對派慘敗,更遑論說「執政」。反對派縱使總體議席稍增,仍重複着「贏了戰役,輸了戰爭」的宿命。

反對派成功把兩名建制立法會議員在區選拉下馬,部份網民到人家議辦唱歌,先不說這是極無風度(倘若有人到何俊仁議辦唱歌,商台主持人又會怎樣說?),更重要是這兩位下馬議員從未做過建制派政黨主席。相對何俊仁、馮檢基、陳家洛、袁彌明等四位黨(或前)主席敗選,反對派確是有苦自己知。套用周融的說法,上述四人是航空母艦;鍾樹根、葛珮帆是建制派的巡洋艦。誰吃虧,一目了然。何況反對派的民主黨還有和鍾、葛二人地位相若的尹兆堅(副主席、明日之星)和陳樹英(任中常委多年,黨的核心)下馬呢!  

最後說說素人。他們競選前後不敢標榜雨傘,正好說明佔中╱雨傘在選戰前已壽終正寢,成了票房毒藥。若把素人視為一「虛擬政團」,五十多人「傘落社區」,只有八人當選,成功率約一成五,倘若民建聯是這個成績,反對派會怎樣慶祝?四百三十一個民選議席,有八位素人,證明選民包容,予年輕人機會。但說成是「換血」,相信任何醫生都不會說在四百三十一公升血中注入八公升是換血!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2015年11月30日

原圖:theinitiu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