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民主思路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有關中間派和港人政治取向的民意調查。民調的主要目的,是更準確掌握市民對溫和中間派的看法與期望,以及他們對中央與泛民主派就普選問題進行對話的意見。
指中間派萎縮 與事實不符
民調結果令人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港人政治取向的最新分布。一直以來,香港大部分民調也沒有將「中間」作為一種正式的政治取向看待,不過,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原來早在去年政改期間已把「中間派」加進選項之中,這等於給了中間路綫的陣營一劑強心針——因為原來早在去年,簡單的二分法(建制與泛民),已不足以充分代表市民的政治取向,需要加進「中間派」才可得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景象。
結果反映出,認為自己的政治取向傾向中間派的,不但足以自成一派,而且比例更高達41.9%,遠高於傾向民主派的28.4%及建制派的11.4%。傾向民主派及建制派的數字雖然偏低,但其實在佔領運動期間亦曾有民調得出類似結果,因此並不值驚訝。筆者只是在想,假如傳媒在佔領運動和政改期間,能將焦點多些放在中間民眾上,而不是單看藍黃兩方的話,可能有助淡化甚至改變社會撕裂和兩極化的印象,那麼佔領運動和政改的結果說不定會有所不同。
反而在傾向中間派的市民的構成上,有一點卻令筆者略感詫異:一向人們都傾向先入為主地認為中間派民眾的年齡普遍較大,但調查顯示,相對於5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有36%的政治取向傾向中間派,18至29歲及30至49歲人士傾向中間派的,竟高達46%及48%,可見中間派萎縮和沒有未來之說只停留於論述層面,根本與事實不符。
港只有泛民建制 欠中間派
至於市民對溫和中間派的期望,民調結果顯示有近6成的受訪者認為,溫和中間力量的主要作用應包括推動互相尊重的政治文化(59.3%),另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避免社會撕裂(53.6%)、與中央溝通(51.7%)也是溫和中間力量的主要作用。
根據上述結果我們可以推斷,市民對溫和中間力量的期望,除了可歸因於過去一年多的政改爭拗之外,亦很可能是建立在一直以來香港政壇缺乏中間派代表這一點上。可是只要這情況一直存在,那麼市民的期望將繼續落空,更甚的是,如市民持續只有泛民主派和建制派可以選擇的話,情況更有惡化之虞。
筆者清楚香港一直以來缺乏中間派代表是難以用簡單理由來解釋的,不過此研究對解釋這一點卻能帶來一定啟示。從超過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香港需要一股介乎建制派與民主派之間的溫和中間力量(69.3%),以及近四分之三受訪者贊成中央與泛民就普選問題進行對話(73.2%)這兩點,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基本上代表着市民的普遍取態。
筆者之所以這麼認為,是由於在研究中,當我們個別地看傾向民主派及建制派受訪者的時候,其結果竟沒有太明顯的分別,比如傾向民主派及傾向建制派受訪者認為香港需要一股溫和中間力量分別有64%和75%(相對於總體的69.3%)。可是大家須留意的是,在正常情況下,已有兩大派別建立起來的政治格局裏,已經傾向這兩大派別的人士,實在沒有太大理由認為需要一股新的第三力量,然而這些人非但沒有反對,反而轉過來認同第三力量存在的必要性。
同樣地,傾向民主派及傾向建制派受訪者贊成中央與泛民進行對話分別有76%和75%(傾向中間派更高達81%,相對於總體的73.2%),跨派別贊成對話的傾向尤為明顯。
從這些帶點吊詭的結果中,筆者所得出的結論就是不論溫和中間力量的存在也好,中央與泛民進行對話也好,在市民心目中這些可能根本不是一種政治取態,而是一種固有的價值取向,甚至核心價值,因此變成了「no-brainer」(想都不用想的),適用於不同派別的人士上面。
亦可能基於同樣理由,市民一直沒有迫切意慾去促成溫和中間力量的建立,因為這些價值一直就普遍存在於他們心中,令他們認為毋須特地為此去建立政治力量,直到近年香港政治風波頻現才開始有所改變。
破二元對立 需溫和中間力量
之不過為何這些壓倒性的意見沒有在社會形成共識呢?筆者認為這與香港的二元對立局面而所出現的錯配有關:建制派本來最有條件為香港發聲,然而它卻選擇了跟隨政府和中央之路,結果不為市民所信任;相反民主派的獨立性令市民較為放心,可是又不易與中央進行對話及達成共識,與建制派關係亦甚為惡劣,同時又缺乏施政能力與經驗;而激進派的冒起,很大程度就是利用了這錯配及僵持局面,積極放大當中的矛盾。不幸的是,這局面只會令市民的所有意願都落空。
這一切均指向唯一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一股能集建制派與民主派的功能於一身的政治力量,這樣才可將上述的壓倒性意見轉化為共識與力量。而在目前這二元對立的局面裏,就只能寄望於介乎建制派與民主派之間,卻又有待建立的溫和中間力量。以前鄧小平說回歸後應由中間派治港,可能就帶有一點這樣的意味——所謂的「香港營」,實際上應由中間力量組成。
詳細民調報告可到pathofdemocracy.org/zh/survey/下載
原文轉載自《香港經濟日報》 2015年11月4日
原圖:bbc.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