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到荼蘼花事了發牌口水早應乾
開到荼蘼花事了發牌口水早應乾

免費電視發牌爭議至今未息,泛民已經四度在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內會及大會上,要求引用《權力及特權法》索取行政會議文件,或傳召證人作供,雖然全遭否決,但泛民仍鍥而不捨,將於本周三的立法會再度提出動議,誓要把「屢戰屢敗」轉為「屢敗屢戰」。面對泛民這份堅持,大家不禁問:《權力及特權法》究竟是制衡政府的必要工具?還是易遭濫用的鬥爭手段?

 

港人苦候四十年,政府終於決定開放免費電視市場,再發新牌照,為廣播事業發展拓展新里程,但亦難免為市場生態帶來新衝擊。利之所在,政府的任何措舉,也必然引發業界關切,政策或程序公義,只是表面文章,市場利益才是根本的指揮棒。

 

其實,在行政會議作出發牌決定之前,現有兩個免費電視營辦商無綫和亞視均已訴諸法律程序,至於最為積極的申辦商,即香港電視網絡亦一再透過傳媒向政府施壓;及至行政會議作出「三揀二」決定後,在部分政黨和媒體的主導下,輿論出現一面倒的傾向,並從支持香港電視網絡迅速轉為針對特區政府和行政會議,再而衝擊行政保密制度,要求行政會議按立法會的要求披露文件和作出交代。

 

所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行動至此,泛民要求的已不在於探求剔除香港電視網絡的原因,而是順勢打破行政保密制,爭取完全的「行政對立法負責」。事實上,要求政府交出行政會議的機密文件,須要按立法特權法案的要求予以公開交代,這根本就是奪權,要把行政主導改為立法主導。當然,這也是泛民鍥而不捨、屢敗屢戰的因由。但大家願意接受嗎?對香港的長遠福祉有利嗎?

 

自從新政府上場後,香港社會出現重大撕裂,港人對政治充滿怨憤,並因而產生躁動、內耗、互片,已經困擾香港多時,形成一個通輸格局。內鬥的惡果,已經在近期出籠的多份國際性競爭力調查中顯現,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香港目前確實瀕處臨界點,合則共利,分則共損,這不會以個人的政治利益為轉移。

 

事實上,依法施政是香港的法治基礎,對於行政會議的「三揀二」決定,大家會有不同考慮,特別是當中涉及億萬元計的市場利益,以及電視台的特殊傳媒地位,即使是有求必應,也是爭議難免。因此,面對爭議,淡然接受,惟靠法治,依法萬能,不依法就萬萬不能。

 

在今次的發牌爭議中,高等法院5 月13 日駁回無綫要求推翻前廣管局增發免費電視牌照建議的司法覆核申請時,提出的理由包括前廣管局(現為通訊事務管理局)所作的只是建議,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未必一定遵從。

 

很明顯,按照現有的行政和司法規範,目前的電視發牌爭議纏繞,不過是政治口水,目的不是追求事實真相,或為香港電視網絡爭取牌照,而是各自的政治利益。問題是,王維基會否延續免費電視業務已存疑問,兩個獲發牌照的營運商已提交業務計劃,而無綫和亞視已想繼提出續牌申請。開到荼蘼花事了,發牌口水還要繼續噴?

 

原文轉載自《信報》2013年12月4日

 

圖:網絡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 shuyicai58@gmail.com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立法会议员诸粼退款申请至今末批
    • Happy21
      Happy21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1: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