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在「九.一一」塵埃落定,執政的人民行動黨自上屆大選創下六成的低得票率後,強力「觸底反彈」,以近七成的得票率橫掃新加坡國會九成以上議席,反映當地選民求變更求穩,令眾多篤信國際政治潮流走向自由化的觀察家都驚詫莫名。新政治光譜折射到香港,再結合過去一周的新發展,大家應從虛幻的「第三條路」,重新聚焦於現實的挑戰。
四年前的上屆新加坡大選,顯露了人民求變的心態,而在今次選舉中,反對派的進逼愈發強勁,多場政見發表會吸引了大量人潮,選情張力澎湃,賭盤也看好在野陣營大有斬獲,但最後開票的結果,執政黨卻爆冷開低走高,反而多奪回兩席。
反映選民求變更求穩
正如當地的分析指,選舉結果並不意味着選民不希望見到國會擁有多元聲音,而是認為必須給予執政黨明確的委任與信任以應付挑戰,而這些在他們的眼中比起建立兩黨制更為急逼,求變先求穩。畢竟,若是不整固根基,不考慮現實,不惜代價去尋夢,最終只會變尋死!
所謂「第三條路」,是把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政治選擇,以及自由競爭式與國家壟斷式的經濟選擇。不過,這條中間路綫並非單純地把兩者混合或妥協,而是基於它們各有不足之處,糅合其長處,互補不足。
從理論到現實,隨着佔中失敗、政改觸礁、「三大選舉」逼近,社會需要走出政爭惡浪的漩渦,重新上路。一批主要來自溫和泛民的有心人,倡議要在兩極對抗中,走出「第三條路」。不過,若套用通俗用語,「第三條路」其實是在走政治鋼綫,若走得好,可能會左右逢源;相反則會是裏外不是人。尚在籌辦的民主思路,出任召集人的湯家驊便自承有點失敗,並稱會考慮覓人接班。
「第三條路」是走鋼綫
成敗總在一綫間,「第三條路」能否行得通,要看其時機和內容。首先,目前建制與泛民的爭拗,主要在於對中央政府的態度、特區與中央的關係、一國與兩制的關係,以及對包括政改方案和「八.三一決定」的態度,這是涉及價值觀的二元抉擇,當中不容亦不存在所謂中間派的「第三條路」。
第二,泛民內部的路綫之爭,表面上是對政府的不同態度,實質上是互搶選民和議席的零和博弈,彼此連對方也容不下,還會讓第三者冒出頭嗎?
第三,歐美等國左翼政團萌發的「第三條路」,是先有「第三條路」的存活土壤,再提出完整論述和願景,再而通過選舉去加以實踐傳揚;可惜,這三個前提條件,在香港都未曾出現。
第四,進入後政改時期,中央恢復與泛民的接觸,各方聲音和訴求接續出現,為大亂變大治邁開步伐,但雜音誤解亦追隨出現,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在基本法研討會上的發言,還原香港政治體制的真實面貌,為香港民主政制重新上路導正方向。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5年9月18日
原圖:xinhuane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