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黃大仙區議員莫健榮
最近,難民湧入歐洲成為國際熱點新聞。中東、北非近年戰事頻繁,難民主要來自敍利亞、利比亞等國,這些國家出現內戰和動盪,一定程度是歐美外交政策所造成。難民從水路、陸路湧往歐洲,徒步跨越國境顛沛流離前往西歐理想國度,引起不少傳媒追訪和世人關注同情。
很多國家對難民的態度是避之則吉,並指他們是非法入境的經濟移民而不肯接收。最熱衷接收這批難民的可算是歐盟「班長」德國,估計在八十萬難民當中,德國願意接收六十萬。難民乘坐火車到達德國後,居民在車站舉起橫額標語歡迎,並送上食物和小朋友的玩具,當地政府亦改建一些社區中心或運動場作為收容中心,有國際評論指這些表現是現代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的典範。
有分析員指出,德國之所以樂意接收難民,與其歷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在二戰中,納粹德國曾屠殺和遷徙猶太人,因此他們以一種悔疚和贖罪的心情安置難民。此外,二戰戰敗後,德國割讓了奧德河東岸的土地予波蘭和前蘇聯,居於當地的一千五百萬原普魯士德意志人要遷往前東德和西德地區重新安家落戶,當時德國人是同情和歡迎這些同胞的,而這些人的後代亦同情現在的難民。
但亦有分析稱,現時德國人口老化和勞動力不足,這些難民正好補充年輕勞動力和長期缺乏的低技術勞工,帶動經濟發展。
在部分香港人眼中,歡迎難民的舉動有點匪夷所思。回想近年香港本土派和部分港人對單程證新移民的態度,以及「驅蝗」和「光復」行動中針對內地遊客的表現,這種思維和胸襟,香港能作為國際大都市面向國際社會嗎?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5年9月17日
原圖:si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