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與文法
家、國與文法

雖云教學工作很多時候都有既定模式,變數不多,但往往與預期不同。

一天早上九時如常上英文傳意科,同學亦準時出席。今天要做一些描述訓練,最佳的切入點,莫過於他們熟悉的課題。我說:"Morning guys, let's treat me as a foreign tourist new to Hong Kong and describe one aspect of the place you think I should go visit or experience, anything you see fit.  You got 20 minutes to write it up and present later in class."

二十分鐘後,一位同學把他的作品輕放在投影機上,呈現在白板上的第一句句子是"Hong Kong is a country good for tourists...." 我說:"Oh, you mean a city, a location or a spot, right?"全班不作一聲。 他看看我,轉頭看看其他同學,誠惶誠恐地回答:"Sorry, aren't they the same? I made a grammatical mistake right? I am so sorry."

作為老師,這刻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較容易的,就是把國家這個觀念當成語意、文法上的問題,只需按字面或字典裡頭的意義多作解說;第二個較困難,因需在頃刻之間在課題上作大幅度的調整,馬上從讀過的政治學、批判理論、文化研究、後殖民的典籍中拼湊出「國家」圖像,相信任何一小層面都足以嚇破他們的膽,比grammatical mistake更可怕,甚至有違英文傳意教學目的。心想我總不能像佔中發起人般,站在十字駕前,口說只鼓勵四十歲以上的人參加,但卻跑到大學、中學及台灣宣傳。

到最後,為尊重學科本義,我點點頭,心裡滴著汗,說:"No worry, just a difference in meaning, now if you check the dictionary, the meaning of country is..."在餘下的課堂時間,他們的不安消失了。「國家」觀念,也許對很多年青人來說,不過是修辭上的偏差、文法上的謬誤,與每天黃昏時播出的國歌及宣傳片,看到了便知道是時候開飯一樣。最壞的也不過是grammatical mistake一個,聽起來跟佔中支持者口中的「坐監」一樣,一切都是修辭、文法上的起伏。

所以,在香港那裡找到國家?From the dictionary.

曲解了又怎樣? No worry, just a grammatical mistake.

圖:hkbf.org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