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蝗鬧劇 失敗者夜行吹口哨
驅蝗鬧劇 失敗者夜行吹口哨

周日的廣東道,上演着一齣令港人蒙羞的鬧劇。

有反對內地自由行的團體發起「驅蝗行動」,在名店門前叫囂,並且指罵路過的內地遊客,繼而與在該處設街站撑自由行的另一團體,隔着警方架設的鐵馬,你一句漢奸,我一句走狗,歇斯底里地高聲吵鬧,既讓遊客受驚、又令名店落閘。此情此景,連第三世界也不如,非常失禮!

北區到市區 排外變本加厲

類似的「驅蝗」事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但有變本加厲,甚至出現「有前無後」的趨勢。當中值得注意的,有四點:

第一是鬧事地點由上水等接近邊境地區,逐步移向市中心,早前的旺角而至周日的尖沙咀,下一步相信是銅鑼灣和中環,引發更大的衝擊。

第二是鬧事的對象,已由來港賺錢的水貨客,改為來港消費的遊客,對香港的國際旅遊中心地位帶來威脅。

第三是鬧事者的所謂「驅蝗行動」只是「得把口」,而且是「喊完就走」,沒內容、沒理念、沒策略,連「驅蚊」也不成,但所製造的噪音,卻令人感到煩擾,有店舖更因而損失約三分之一的生意額。

驅蝗無理念 未分青紅皂白

第四是由過往的單向吵鬧,演化為正反聲音對罵,從積極角度來看,是出現反制力量,避免出現單向莾撞,但更可能激發大規模的衝突,對香港的繁榮穩定帶來實質性的破壞。

有關團體口口聲聲要「驅蝗」,但只是偶爾式的快閃吵鬧;亦有議員倡議徵收「非香港居民陸路入境稅」,聲稱1年可減少訪港旅客達1,000萬人次。解決問題就真的如此輕鬆簡單?若不是天真,就只能相信他們是無知!

再者,「反赤化、反殖民」這個口號,其實是上世紀二次大戰後到冷戰時期的政治口號,經已老掉牙,在全球範圍已經「失蹤」多年。畢竟,在全球市場一體化、經濟發展區域化的今天,從「G7」至「G20」,從「金磚四國」到「薄荷四國」(MINT,墨西哥Mexico、印尼Indonesia、尼日利亞Nigeria及土耳其Turkey),地球已愈趨扁平。有關人士還拿着過時口號高喊、要求以深圳河為界畫地為牢,明顯是與時代脫節;特別是全球都在爭逐中國旅客之時,竟然試圖以粗暴手法「趕客」,讓人有今夕何夕之歎!

所謂有麝自然香,若是有本事,從不怕競爭、從不怕資源被掠奪,高呼「反赤化、反殖民」,只是讓不願接受優越不再,害怕被內地從後趕過人士,得到一點心靈慰藉,至於「驅蝗」,也不過是失敗者的夜行吹口哨!

港人優先合理 勿走火入魔

平情而論,要求本土優先,香港人優先,無可厚非;隨着兩地人民交流日益緊密,大量內地遊客來港,也確實衍生不少現實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正視、需要解決,但若是凡事以本土非本土,香港人外來人來劃分,不分青紅皂白,連事實都未弄清楚,就亂扣帽子,暴力相向,這已經超越了優先不優先的界綫,而是種族主義的排外仇恨,逼近走火入魔的臨界點。

香港與內地血脈相連,即使今天高呼「驅蝗」的中堅分子,本身都不是香港原居民,家族由內地來港最多也不過是兩、三代,憑甚麼「驅蝗」?要解決問題,兩地政府必須共同努力,合作疏通引導,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和措施;而有關「驅蝗者」亦應多一點同理心、包容心,並要將人生思想,由消極調整為積極。事緩則圓,只要凡事依法講理,任何矛盾或衝突,其實都是可以消弭的。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4年2月18日

圖:etnet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