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中國智慧
一帶一路 中國智慧

「一理通百理明」,懂得靈活變通,才能夠早着先機,爭取利益最大化。做人如是,工作和做生意也如是,面對社會轉變,政府的政策也應該如是。隨着中國發展,國力上升,再加上現在「一帶一路」政策出台,香港必須要把握機遇,利用自身的優勢,發揮作用,參與其中。但港人必須先明白香港在「一帶一路」之中,可以擔當甚麼角色,有甚麼商機,才可以從中得益,令香港的經濟進一步發展。

消除貧窮 減少紛爭

現時,「一帶一路」帶着濃厚的歷史風情,一南一北由東至西貫穿了歐亞大陸,涵蓋了六十五個國家,當中有大國和小國,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六十多個國家的人口一共佔全球人口三分之二,各自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優勢和強項。

中國提出這項建議並不單只是為了自身的發展和增強自己在這些區域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支持並參與這項戰略性發展的國家,亦不是為了倚仗他國的勢力,而是大家也希望共建「一帶一路」,以合作和互信的方式推動發展,邁向共贏的道路,推動區域繁榮,讓彼此均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從而消除貧窮,減少地區紛爭。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提出的一個偉大和創新的構思,它能夠輸出中國的產品和技術,並解決內地很多產能過剩的問題,另外還能夠促進全人類和平發展,有助區域穩定。當中,「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習主席於二○一三年訪問哈薩克時首次提出的。而「二十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就是習主席同年十月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的。

就有關「一帶一路」的題目,我日前出席了由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舉辦的「一帶一路,香港機遇」論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佟曉玲,以及全國政協教科文衞體委員會副主任、APEC商貿諮詢理事會中國香港代表蔡冠深分別擔任是次論壇的主講嘉賓,從國家、外交及香港三個層面去探討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發展空間和可以擔當的角色。

把握機遇 積極參與

會上,李偉主任指出,自從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構思,相關各國從未有對這策略提出過任何質疑和反對,而是好評如潮,大部分國家都積極響應,甚至在這區域外的國家也希望參與進來。這顯示「一帶一路」的確提供了一個遼闊的平台。香港作為與內地連接世界的窗口和橋樑,相信必定能夠從中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佟曉玲則指出,「一帶一路」是一個大國外交的方案,沿線國家的機遇,也是香港的機遇。這策略不但顯示出中國的創意和智慧,更有利於建立各國互相尊重、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的精神。而香港以其獨特的制度優勢、區位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以及人文優勢,定必能夠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其實,不論是「一帶」還是「一路」,它們都與香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及地區貿易中心,在國家發展里程中,不單止需要擔當帶領內地企業「走出去」,還要將國際企業「引進來」。而在「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基礎建設的興建是必不會少的,這些工程均需要用上大量人才和資源,因此相信這戰略除了能夠惠及香港各行業發展,亦有助解決中國不少工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一帶一路」是香港未來發展的契機。因此,香港作為中國一部分,我們必須要把握好這個機遇,積極參與,利用自身和國家的優勢,爭取更大商機,以達致各行各業都能夠持續發展的目標。

原文轉載自《東方日報》2015年8月28日

原圖:網絡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