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娛樂化 - 從長策會「拍檯」說起
香港新聞娛樂化 - 從長策會「拍檯」說起

本港社會時事新聞娛樂化,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近來除了「炒作」,還多了「翻炒」;除了「扣帽子」,還有「挑撥離間」。


年初有報道指,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部分委員,在房屋政策的理念和執行方法等範疇上,跟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意見相左,在會議上針鋒相對,更有人激動「拍檯」云云。直到近日,可能正值暑假,新聞界話題欠奉,趁長策會在九月發布有關規管「劏房」政策的諮詢文件,個別傳媒竟又翻出上述舊聞當新聞報道一番,令人啼笑皆非。

這種「新聞」,以往不時見諸娛樂版,難怪總予人「熟口熟面」之感!娛樂版上,藝人們是「真不和」、「假相好」也好,最重要是有「新聞」;你一言、我一語,大打「口水戰」,句句「有骨落地」,語不驚人死不休,戲劇感十足。直至市民不再「八卦」,事件不再是茶餘飯後話題後,事情就不了了之。

時政新聞慘遭娛樂化,「口水戰」亦終有落幕時,但對社會有何益處?這類「新聞」,從來欠缺實質證據或深度分析,事實基礎薄弱,憑空臆測、道聽塗說的多,甚至刻意抹黑,如此做報道,能叫人不擔心嗎?

傳媒再思「第四權」角色

傳媒作為「第四權」,之所以具影響力,皆因它們可以引導社會討論、帶領風潮,甚至可以引導民意;且揭露社會上不公之處,可起監察社會作用。現時部分傳媒以「八封」心態報道時政新聞,對社會政策和問題的討論卻明顯不足。就當長策會委員的確曾和政府官員「激烈討論」,那又有甚麼大不了?市民大眾不是都希望政府加快加多興建各類型房屋嗎?如果事件主角們都抱著同一目標,據理力爭,錘鍊出各種惠民政策,豈不是好事一樁?相反社會聚焦在雞毛蒜皮的小節上,說是說非,而不去討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或多重規範下,增加房屋供應;或政府是否可引入「私人參建」模式?各項審批程序可否簡化、拆牆鬆綁?這樣下去,房屋問題會得到解決嗎?「劏房」和寮屋居民的生活可以改善嗎?

同樣事件亦有早前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在一論壇上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應要善用庫房盈餘,做到「應使則使」,否則會成為「大罪人」。一石激起千重浪,經個別傳媒抽出陳氏這一句,大做文章,其他傳媒爭相走訪各涉事人物,包括主人翁陳啟宗及曾俊華,甚至牽連被傳與財爺不和的特首梁振英。一時間,全港大小傳媒、網上網下都一片鬧哄哄,「梁曾鬥」、「梁粉篤背脊」等頓成熱話,劇情有如三色台小生暗鬥爭上位一樣,大家彷彿親歷其境,有份觀戰。

然而,細想一下,假若陳氏在論壇上真的曾批評曾俊華,那麼到底為何批評?在甚麼情況下批評?筆者當日為論壇聽眾之一,主講者為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他分析指,政府近年坐擁數千億盈餘,過去三年,香港零售業總額攀升六成之多,但零售空間及設施就只增加了一個百分點,甚至連一間醫院亦沒有興建,建議政府投放一千億興建硬件,做到「應使則使」。陳啟宗作為對談嘉賓,在這情況下才根據林奮強的數據說出評論,最後卻被扭曲成「特首藉陳啟宗傳話炮轟曾俊華」。

口舌之爭未解核心問題

令人更擔心的是,「口水戰」過後,「大龍鳳」落幕,核心問題卻未解決,只停留在口舌和意氣之爭,但忽略了當日論壇講者提出「庫房充裕,是時候投資香港未來」的重要訊息。善用財政儲備,相信社會不會反對,但怎樣用、怎樣落實、如何與政府「量入為出」和「應使則使」的理財原則融和配合,這一切還需社會討論,今天香港社會對此的討論足夠嗎?

新聞娛樂化,令香港「新聞」瀰漫「說是非」、「數長短」和「對人不對事」的風氣,更嚴重者,是製造更多猜疑和忌諱,此時此刻,香港最需要集中精神處理回歸十多年以來積存的深層次矛盾,房屋和貧窮等問題亟待處理,大家把精力花在「講是講非」上,於香港、於市民又有何裨益呢?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相關博評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