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養雞同業會理事長鄧煒麟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只要放寬本地養殖雞隻數量,本地活雞足可滿足本地市場需要。他指出,本港每日出售約一萬隻新鮮雞,節日時會較多,認為如果政府放寬本地養雞限額一成,就足以應付本地需求。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即使本地雞場生物安全設施跟足指引,但其實亦無法做到「零」風險,仍有機會遇到禽流感襲擊。對於有指本地雞隻足以應付本地需求,高永文解釋,能否持續供應是最大問題,而當中亦涉及公平貿易等因素要考慮。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認為,自97年H5N1禽流感爆發以來,今次已經是第10次全面禁售活雞。從傳染病風險管理的角度,禽流感是會隨野鳥或候鳥傳播,即使沒有內地活雞進口,本港農場仍然會有機會受影響,香港爆發禽流感的風險,亦不會因此而大幅下降。
正如昨日本網所言,香港地少人多,市民生活環境一般較狹窄,人與人接觸的機會亦較幅員遼闊的國家和地區頻密得多。食用活雞,是廣東省一帶流行的飲食習慣和文化,然而此習慣是否應該因時制宜改變,確實值得市民深思。
社會不斷變遷,部份舊有的文化和習慣,亦會因不能切合當前社會要求和需要而逐漸遭淘汰。吃活雞亦是一樣,以往香港人煙沒有今天的稠密,即使散養家禽亦不見得有對人類有多大影響,然而隨著不斷發展和病毒不斷演變,散養家禽已是禁忌中的禁忌。
病毒會不斷演變,這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傳播力會否因為「進化」而持續加強,相信連專家都說不準。食用、烹調和飼養活雞的風險,事實上亦不可同日而語,香港人是否應該改變食用活雞的習慣,值得社會廣泛討論。
圖:Singpao
評論
hnwong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