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評論 下的文章 收藏此標籤

應對人口老化刻不容緩

本文作者為李慧琼/立法會議員 扶貧委員會日前公布最新貧窮情況,其中去年長者貧窮問題進一步惡化,全港共有34萬貧窮長者,情況令人關注。隨着人口老化比率不斷上升,政府應以更積極的態度,處理當前及未來長者面對的...

2017-11-26 11:00:00

香港樓市一路走來半世紀

本文作者為林力山/香港測量師學會副會長、香港菁英會執委 要談香港樓市,就讓我們從60年代中期開始說起,回顧一下過去半世紀的香港樓市,以分段周期細說! 第一周期(1960年代中至1980年代初):香港從二次大戰結束...

2017-11-26 10:00:00

一地兩檢是虛23條是實

上周本欄清楚解釋興建高鐵香港段的來龍去脈,本質就是特區政府為鞏固香港的地位而全力向中央爭取修建和接駁,所以完全是以香港利益為本位。有效益,是香港人着數;虧本,就由香港人埋單。 「一地兩檢」是高鐵香港段...

2017-11-26 08:00:00

土地流程超漫長 提供希望緩樓市

房協新一期兩個資助出售項目,暫超額認購約一百四十倍,連同私樓新盤近期大多「一出即清」,反映市民對「上車」需求殷切。但受限於繁瑣的程序和複雜的諮詢,令土地流程一般需時十一至十四年,間接助長「有樓揸手、心...

2017-11-25 11:00:00

國語與粵語的地位將提高

本文作者為王莉莉/青年作家 最近,特朗普的孫女和商品大王羅傑斯的女兒都透過影片大秀流利的普通話,其中,羅傑斯的兩名女兒更能操得一口標準國語口音,比起港人的「港式國語」,實在令我們有點慚愧。香港人不但有港...

2017-11-25 10:00:00

給方逸華的信

忽然收到你的死訊,令我無限震驚。昔日和你一起去「睇樓」、在怡東酒店宴會廳欣賞催眠大師表演,在馬會吃飯……這一切,如在昨天。 初見你,懼於你的名氣,我必恭必敬,不敢隨便說話,但你是那樣親切,七旬老人卻活力...

2017-11-24 12:00:00

誰是判官?

自從時事節目主持李慧玲被商台炒魷時說過這句話:「我出來講就係證據,我就係證人!」從此,社會就開始了一種「我是證據」的風氣。   只要你肯「拋個身出來」對着傳媒鎂光燈訴苦,話語權就是你的,輿論、網民也會...

2017-11-24 11:00:00

初中中史應取司馬遷模式

就在這個月來,「一地兩檢」、《國歌法》、23條的爭論聲中,修訂初中中史科課程第二階段諮詢原來也即將結束。 師生面對壓力大 如果說「新聞是歷史的第一筆」,則筆者身為傳媒人,對於初中中史應如何教授,跟坊間的評...

2017-11-22 11:00:00

隧道分流要有其他措施配合才能成功

絕大部分市民均需要跨區上班下班,每日由新界出九龍、香港上班的市民,如果是乘搭港鐵的朋友,等多兩班車可謂基本常識,但如是搭巴士上班的話,則塞車基本成為其生活寫照,由新界往港島的市民甚至要最少連過兩條隧道...

2017-11-22 10:30:00

「一地兩檢」新里程 本地立法不能拖

隨着粵港簽署關於實施高鐵「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協議,「一地兩檢」的「三步走」方案,經已邁進新里程,快步走出第一步。「三步走」的不同階段,一環緊扣一環,每一步都要走穩走妥,進度更是絕對不能拖,而立法會盡...

2017-11-22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