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史實】強調毛澤東是港繁榮穩定的最早決策者 嶺大學者劉蜀永:中國共產黨助港戰後經濟起飛 如東江水供港、三趟快車
【認清史實】強調毛澤東是港繁榮穩定的最早決策者  嶺大學者劉蜀永:中國共產黨助港戰後經濟起飛  如東江水供港、三趟快車

2021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亦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香港史專家、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蜀永,昨日(28日)接受中新社訪問時指出,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對港問題立場明確,即香港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不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的三個不平等條約,並主張在適當時機,通過談判解決這一問題。他又指,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共主要領導人周恩來、鄧小平等就曾到過香港並開展革命工作,對香港的特殊作用已有所認識,形容「中共建黨百年,每個發展階段都和香港有所關聯」。


劉蜀永提到,雖然毛澤東未曾親自踏上香港這片土地,卻是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的最早決策者。他長期關注香港問題,重視香港,並為香港回歸作好戰略和政治外交方面的準備。1949年10月,解放軍野戰軍解放廣州後,面對只有4個旅的駐港英軍,卻在邊境羅湖以北40公里的樟木頭一線停下了腳步。原來,當時毛澤東對此問題早有考慮。


1949年初,毛澤東也明確表達過中共中央對香港問題的立場,「目前,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上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須要採取另一種靈活的方式去解決,或者採用和平過渡的方式,這就要花較多的時間了。在這種情況下,急於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恐怕利用這兩地的原來地位,特別是香港,對我們發展海外關係、進出口貿易更為有利些。總之,要看形勢的發展再作最後決定。」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特殊政策,這是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的審慎選擇。中共對香港問題維持現狀,政治上保持了香港的穩定,經濟上對香港經濟起飛提供了大力支持。著名的東江水供港、確保港澳鮮活冷凍商品供應的「三趟快車」便是中央大力支持香港發展的典型事例。中共對港的特殊政策是香港當年經濟起飛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從1979年開始,中國領導人先後在不同場合表示要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並首先用於解決香港問題。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並公佈施行的《中國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大以法律規定」,為「一國兩制」構想提供了憲法依據。1983年初,中國政府就解決香港問題形成了12條基本方針政策,均體現在日後制定並施行至今的香港《基本法》中。


劉蜀永表示,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保障香港順利回歸的最佳方案,更是回歸後繼續繁榮发展的關鍵。他回想1995年美國《財富》雜志一篇題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引起輿論軒然大波,西方部分輿論更「唱衰」香港、質疑「一國兩制」,形容事實卻正好相反,「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而香港回歸後連續20多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圖片來源:大公網、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4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1
嬲爆
其他焦點新聞

評論

  • 龙一吟
    龙一吟
    3年前
    0 回應 檢舉
    不喜歡個人主義之誰先誰後,很容易形成愛國者分裂。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