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為香港頭號民生難題,如何覓地拓地、增加公私營住宅單位供應,亦是社會強烈關注的議題。日前經民聯公布《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提出三目標、五大建議,提倡多管齊下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包括發展新界土地及郊野公園邊陲地等,務求解決香港人住屋難的困局。
經民聯在建議書中提出三大目標,包括願景指標、開發指標及效益指標,為計劃訂立具體方向。經民聯期望通過計劃,部署大舉拓地建屋,在十年內讓港人平均居住面積由目前161平方呎增至200平方呎,貼近亞洲其他主要城市水平;為達成目標,香港須於十年內額外開發2,400公頃土地,並增加65萬個住宅單位供應;相關開發土地及建屋項目,估計工程總值高達12,900億元,可貢獻建造業增加值4,283億元,亦能為業界創造60萬個職位,而政府亦可透過出售相關土地,增加庫房收入。
開發郊野公園邊陲、新界土地
至於實際上要如何拓地建屋?經民聯有五大建議,其中一項是近期社會各界熱論的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經民聯提倡以元朗大欖及沙田水泉澳,約40多公頃的土地作為試點,用以興建房屋,其後再著手研究在其他鄰近已發展地區、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的可能性。長遠目標是將佔郊野公園總面積3%(即1,329公頃)的邊陲地帶改劃為住宅用地。
此外,經民聯提議政府大幅開發新界土地,包括1,000公頃由發展商持有的農地、74公頃棕地、1,200公頃祖堂地及360公頃濕地緩衝區。政府可以考慮提高向棕地及祖堂地持有人的賠償額,及放寬祖堂地的轉售限制。另一方面,經民聯認為當局應加快落實已規劃的各個項目,包括將多個新發展區的288公頃土地,轉化成「熟地」甚或建成房屋;以及應盡快完成屯門龍鼓灘填海,騰出屯門西地區約220公頃建屋。
倡提高地積比 重建舊公屋屋邨
為盡快增加房屋供應,經民聯建議政府提高地積比及樓宇高度限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同時簡化和加快土地審批程序。另外,經民聯亦提議進行大規模公屋重建,目前房委會有26條舊屋邨具重建潛力,涉及77公頃土地,估計全數重建後,可提供36萬個單位。透過增加公屋供應,將輪候公屋時間縮減至4年或以下,並將公屋人均居住面積增至180平方呎。
除了經民聯以外,其實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早前亦在立法會提交「全方位增加土地供應」議案,明日將在立法會審議。議案促請政府用盡一切方法,增加短、中及長期的土地供應。其中提供的具體措施,亦包括建議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調高新界土地的最高發展密度,以及增加近岸填海等。事實上,要解決房屋難題,必須要以新思維、多方面去做,只要是有助增加土地、住宅單位供應,所有可行的選項都值得研究和嘗試去做!
圖片來源:中通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shuyicai58@gmail.com
3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