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國際大都會,社會開放且多元,不論是華裔或非華裔人士,都能夠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有發展機會。但大家知否,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殖民時期的香港,非華裔的生活並不容易,一般非華裔學生在主流學校亦只能修讀法文,他們長大後不懂閱讀和書寫中文,導致在升學和就業上遇到不少困難。香港回歸之後,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保障下,少數族裔人士學生有公平的學習機會,修讀中文不再受限制,在就業上亦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照顧非華裔學生的學習需要
根據《基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特區政府可以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當中就包括教學語言、考試制度和學位制度等。港府在法律的賦權下,在教育方面推出了不少支援非華裔學生的政策,例如向錄取非華語學生的學校提供財政援助,以及在中小學實施「中國語文課程第二 語言學習架構」,為非華語學生設定了一些的學習中文的目標,讓教師能根據指引來設計課程等。近年有關措施已漸見成效,小學非華語學生在中文閱讀及寫作的整體表現有平穩進步,同時錄取非華語學的學校亦正持續增加。
除教育以外,就業亦曾是困擾非華裔人士的另一大問題。根據《基本法》第三十三條,香港居民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但由於非華裔人士的文化差異和言語障礙,在找工作方面可能仍會面對挑戰,所以港府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致力為非華裔人士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例如勞工處就為非華裔人士提供就業服務、僱員再培訓局亦為他們設立專門課程,政府部門持續檢視和降低公職員職系的中文語文能力要求等。
致力為少數族裔提供平等工作機會
目前三大執法部門,包括消防處、警務處和懲教署,在招聘程序上都有訂立針對非華裔人士的優化措施,例如採用雙語的面試方式、以小組面試來取代中文寫作測試等。根據統計,截自2019年2月的統計,上述三個執法部門自回歸以來合共約有126名非華裔的職員。
與大家分享一個非一般的警察故事。2017年3月12日,一位南亞裔潛入西隧九龍入口外一個地盤,爬上一輛吊臂車上離地約20米高的吊架上危站,於是警方派出事主的「同鄉」,一名巴基斯坦籍警員范業成(IFZAL ZAFFAR)到場遊說,最終成功勸服事主返回地面。有關事跡亦令到范業成受到關注,後來范業成對媒體談及自己的警務工作,原來,他對非華裔社群的認識,對工作上亦有不少幫助,例如他駐守的油麻地,南亞裔人士比較多,由於能夠在語言上同聲同氣,所以較容易取得對方信任,使他在工作上較為得心應手。
政府每年都會為大專生舉辦暑假實習計劃,今年就有30名非華裔學生參加。期間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就特意約見一眾非華裔實習生,希望他們能裝備好自己,以迎接未來職場的挑戰,並承諾會致力讓非華裔人士在申請公務員職位時,都可享有平等機會。
圖片來源: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