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局勢不穩,加上經濟步入衰退,所以政府加大力度在民生政策上,日前公布了十項民生福利政策,共涉款約一百億港元,包括合併兩項長者生活津貼、放寬兩元乘車優惠津貼至60歲或以上、為月入少於7100元的人士代供5%強積金以至研究將法定假期逐步由12天增至17天等,有關政策料逾百萬人能受惠。有新一輪惠民政策,自然值得欣喜,但與此同時,盲反派在立法會的「拉布戰」,隨時會影響到上述政策的審議工作,相關措施甚至隨時會被「拉死」,令其最終無法落實!
財委會積壓大量撥款
其實上述的新政策並非政府宣布後就能馬上落實,而是要先經立法會進行相關審議工作,例如新措施中有涉及額外開支的部分,要先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有關撥款申請,待通過後才能開展;惟目前財委會面對盲反派嚴重「拉布」困局,自去年十月至今已召開19場會議,只通過5個撥款項目,至今已累積49個目仍待審議,當中不少項目與民生有關,當中包括公務員薪酬調整、元朗橫洲公營房屋發展前期工程、雨水排放系統改善計劃等撥款申請,若今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即7月份未能完成審理,議案將會作廢,待下一屆立法會重新經過繁瑣的商議過程,再重新提交財委會審議。所以政府推出的惠民措施,亦甚有機會面對同一困境,輕則落實日期受阻,重則隨時因「拉布」而「泡湯」。
「增法定假」或因內委會被拉布而觸礁
至於政府提出逐步增加法定假期至17日的建議,審議程序就更繁複,由於涉及修改法律,法案須在提交立法會前,先在憲報上刊登,再通過「三讀」程序,首讀時立法會秘書會在立法會會議席上宣讀法案的簡稱,提出法案的官員會隨即動議「法案予以二讀」議案,並發言解釋法案目的,通常到此階段法案的辯論將會中止待續,將法案交付內務委員會先審議,讓內會或由內會專為法案成立的委員會上詳加研究,經內會審議後就會在大會上恢復二讀辯論,通過二讀後,一般會直接進入三讀的程序並進行表決,通過後便獲制定成為法例。
當中最大問題就是內委會的部分,在盲反派「拉布」下,目前內委會經歷11次會議仍未選出正、副主席,無法開展審議法案的工作,處於「停擺」狀態,故早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增加產假的修例上,才會選擇繞過內會轉交人力事務委員會處理,羅致光亦直坦,若非這種「先斬後奏」的手段,法案可能在這屆立法會完結前,都可能無法完成修例。故此,新的惠民措施無論是在財委會或內委會闖關,同樣「困難重重」,有關措施最終能否落實,甚至何時才能落實,實在難以預料!
圖片來源: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