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專家學者資深傳媒人出席「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 集思廣益交流經驗探索華文媒體發展
【焦點新聞】專家學者資深傳媒人出席「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 集思廣益交流經驗探索華文媒體發展

「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媒體該如何有的放矢,抓住重點?」、「融合發展道路上,『互聯網 +』 能提供何種支援,又會引發怎樣的變革與創新?」日前來自全球53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家海外華文媒體掌舵人、知名僑領和專家學者逾300 人濟濟一堂,於杭州出席「第三屆海外華文新媒體高峰論壇」。是次高峰論壇設有三個分論壇,主題分別為「融合發展」、「城市創新發展」和「互聯網+」,各與會者在論壇中各抒己見、切磋砥礪,在熱烈的討論尋永共識,探索華文媒體的未來發展。


融通中外新概念 講好中國故事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在「融合發展」的分論壇上,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楚新指出,要傳播中國新時代、凝聚華媒正能量,最需要是掌握國際傳播和對外宣傳的「道」與「術」,即明確媒體的責任與使命,並在融合發展大背景下,不斷創新傳播的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等:「具體而言,首先要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實現媒體、平台和內容互融互通,提高媒介產品的傳播力;其次,在內容和形式方面,要真正做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

 

另一與會者、《歐洲時報》社長張曉貝認為,新時代的傳播重點要放在「好」和「新」字上,箇中關鍵字是「有效」:「站穩立場,準確理解和把握新時代的特點,解決好重點講什麼的問題;創新媒體話語體系,解決怎麼講的問題;有的放矢,精準傳播;實現本土化發展戰略;本土化表達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找準目標受眾的興趣點。」


國內媒體分享經驗


國內媒體方面,《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負責人張遠晴負責向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介紹在新時代做好黨媒時政新媒體的經驗。他表示,雖然很多人說新媒體時代是「技術為王」時代,但他認為「優質內容」仍是一個非常稀缺的資源。至於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英文用戶端負責人王恬則就加強人民日報新媒體與海外華文媒體合作提出設想;王恬指出,雙方建立內容交流機制、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共同策劃、新聞內容互換、新聞產品共同生產。

 

在另一分論壇─「城市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螞蟻金服國際市場高級專家項臻指出,要讓一座城市變得悠閒,除了其自身的美景宜人之外,背後還有政府服務的高效和科技平臺的支撐,他說:「科技發展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不斷突破和創新,引領人類得文明向前。另外一個方向是把領先的科技做得更加成熟,成本更低、更加普惠,讓它服務於千千萬萬普通人,從而改變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他認為,第二種方式的一個起源地就是杭州,它既在改變著杭州,也在改變著中國。

 

要發展,當然就要吸引人才,杭州市委組織副部長、市委人才辦常務副主任陳鍵認為,人才發展的生態是吸引人才的關鍵;人才發展的生態包括政治引領、政策扶持、政府服務、產業基礎、主體活力、社會土壤、自然環境等等,所有和人才發展相關的一切要素的系統集成和優化配置。

  

「互聯網+」論壇:發揮海外媒體現場優勢 利用先進技術做好需求定位

 

在「互聯網+」分論壇上,與會嘉賓熱烈討論媒體領域的融合發展與技術創新;其中,德國開元集團總裁周鴻圖,對新媒體和融合發展頗有經驗,即場介紹海外華文新媒體如何面臨技術挑戰的一些思考:「現在是以智慧技術驅動的新媒體時代。現在,內容生產者、內容分發者包括內容消費者,通過社交平臺的分享界限越來越模糊,逐漸融為了一體。」

 

周鴻圖認為,海外媒體應發揮在海外的現場優勢,利用先進技術做好海外華人的需求定位,精準定位、精準推送,同時注重媒體採編人員和技術開發人員的協同,注重社交分享和使用者交互,因為通過分享產生的二次創作、評論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內容。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分享成功經驗


人民日報旗下有46個融媒體工作室,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川在論壇上介紹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發展規劃和運行機制,吸引了眾多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的關注:「舉個例子,在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上,去年我們中央廚房共推出 29個適合碎片化閱讀和互動的文配圖作品,在社交媒體管道傳播;同時引導使用者回到網站和用戶端以及報紙看我們的深度解讀。」


而除了中央廚房、總編調度中心等機制創新,就傳統媒體如何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這個問題,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化網路聯盟副秘書長梁立赫分享了觀點,指出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為媒體內容製作和消費帶來不小挑戰,這些挑戰倒逼媒體改變,催生出應用前景。他建議,更多應用新技術,同時注意內容的監管和資料的安全性。


原圖:人民網

其他焦點新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