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公布落實,區內九個內地城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全都早已摩拳擦掌,希望把握大灣區規劃所帶來的無限機遇。一直關心大灣區發展和香港在區內角色定位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日前到訪大灣區城市之一的惠州市考察和出席座談會;他表示,大灣區規劃已到「具體執行」階段,呼籲世界所有具實力的機構前來投資,重申香港是大灣區城市中最國際化的一個,可勝任連繫角色,為各大灣區城市找「最好的搭檔」。
梁振英聯港商考察惠州
身兼大灣區香港中心主席的梁振英,一直十分關心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他日前聯同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全國政協委員楊建文、張志剛、劉炳章、楊勛,以及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總會長楊釗等,一行十多人到訪惠州考察並了解該市發展,眾人並獲邀出席座談會。考察團當日先後參觀了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創新小鎮和到深圳蓮塘口岸(香港稱蓮塘/香園圍口岸)了解內地方面的工程進度。
在參觀城市惠州校園項目期間,梁振英一行獲告知該項目佔地面積達66.3萬平方米(若3.5個維多利亞公園),預計自招生起第十年,學生人數可達到5,000人,該處致力培養科研人才,以工程、科學、電子、機械人等領域為主,並以碩士和博士生為培訓對象。創新小鎮方面,項目目標是將該處打造成世界級物聯網和智能控制產業基地,樓面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約相等於120座香港的怡和大廈,香港青年若能在此發展和創業,實在不愁機會。
此外,潼湖亦撥出6平方公里去興建科學城,總投資額逾1,000億人民幣,目標是致力開發「雲技術」、大數據和人功智能等。加上現存的仲愷商新區的科技園,現時已有多家外國企業,包括三星和TCL等進駐,惠州市政府有信心可將上址打造成「廣東矽谷」。
梁振英:香港所長在聯繫 可為合作城市找「好的搭檔」
座談會上,梁振英對近年來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指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與內地共同發展的成功經驗,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重要藉鑑和啟示:「惠州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以潼湖生態智慧區為重大戰略平台加快創新要素、創新資源聚集的路走得對,方向瞄得準!」
梁振英盛讚惠州發展迅速,而且擁有大量可供發展土地,而香港則因為已發展多年,城市發展經濟豐碩,加上高端科研人才雲集,相信兩地若能通力合作,定可優勢互補,從而產生協同效應。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即將出台,連繫香港和大灣區的三條「大動脈」,即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蓮塘口岸等一批基礎設施已經或即將開通,梁振英深信惠州和香港兩地合作發展,定可迎來重要的歷史性機遇:「希望惠州進一步深化與香港各領域的合作,充分發揮香港作為高度國際化城市的對外聯繫優勢,加強對投資環境的宣傳推介,大力引進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企業和項目,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對於香港在大灣區發展的角色,梁振英認為香港最大優勢是為包括惠州在內的大灣區城市「找搭檔」,他說:「關於大灣區規劃,現在要做具體的事,一切可以做、需要做、應該做的,當然應該坐言起行。」他以在惠州設立工業園區、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產商伯恩光學為例,指惠州和其他灣區城市,必須積極吸引世界上最頂尖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到來「落戶」,因為大灣區規劃已經由「政府對政府」的純規劃階段,發展到「企業對政府」和「企業對企業」的重要步驟,代表除政府以外,各大企業和科研機構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大灣區將出台政策下,應該如何「引資」、「作出投資」、著力發展甚麼,「政府對企業」和「企業對企業」如何互動,一切都需要具體而實際的行動。
蓮塘/香園圍口岸融合兩地發展
梁振英又特別提到,未來蓮塘/香園圍口岸落成通車,香港前往惠州的時間將大大縮減至40分鐘,屆時兩地交通將愈來愈便利,合作空間自然大增。對於有指惠州將發展成國家級的「健康養生基地」、大力發展醫療產業,梁振英認為可以借鏡美國和日本的經驗,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機構或企業前來發展。
惠州市政府:「香港研發、惠州轉化」成創科好搭檔
惠州市市委書記陳奕威發言時,對梁振英關注和支持惠州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他說:「惠州區位好、空間大、產業優、生態美,惠州與香港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融,惠州的發展離不開香港的大力支持,港資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惠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他又強調,希望雙方把握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蓮塘口岸即將開通等重大歷史性機遇,進一步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在科技創新、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現代服務業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謀劃在惠州合作打造創新園、創業園、大學園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健康養生基地、休閒旅遊基地,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惠州和香港合作,可以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包括在創新小鎮等項目裡發展自然事業;另外,香港到惠州路途不遠,只要在高新科技上做好『香港研發、惠州轉化』,可以成為創業的好基地。」
陳奕威又以城大惠州園區為例,指惠州積極吸引香港不同大學前來設校和研究,相信該市的配套可以讓香港年輕人帶來足夠發展機會,因為落戶惠州就可以打入中國市場,發展潛力亦難以估量。
商界代表促發展職業教育
另一發言嘉賓,剛卸任全國政協要職的楊釗,本身是香港商界領導之一,他提到,大灣區將來發展,除了要繼續吸引商界投資者和高等教育專才外,政府同樣需要大力開展職業教育:「現在國家欠1,000萬技工,就連麻醉師都欠10萬,這個瓶頸必須解決。」另外,他亦建議政府鼓勵投資者成立私募、天使和種子基金,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和引進巨企等。
同樣獲邀出席座談會的楊建文,本身是伯恩光學創辦人,他發言時同樣回應到惠州市欲建成「健康養生基地」一事;楊建文稱,要建設醫療基地,最重要是有足夠醫療專才前來發展,而政府最重要是為這些專才提供穩定和吸引的工資,這樣才可令專才愈來愈多,這樣除可提供醫療服務,亦可協助培訓本地醫療專才。
港有人但缺地 專家建議兩地充分合作
另一座談嘉賓、本身是香港專業人士組織主席的劉炳章發言時則提到,香港高端上游科研人才輩出,很多學者都早已蜚聲國際,然而對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或日常生活可用,香港發展明顯落後;他認為,香港和惠州在這方面可以互補,惠州有地、有人、有龐大的內地市場,香港有科研成果,加上資料和資金流通,兩地合作定有一番作為。
原圖:港人講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