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國家改革開放40年】土地批租創先河 梁振英回首改革開放進程:我做的只是「小兒科」!
【獨家專訪】【國家改革開放40年】土地批租創先河 梁振英回首改革開放進程:我做的只是「小兒科」!

或許今日香港已沒有太多人想起,30年前的今天是甚麼日子。30年前的今日,在中國房地產發展上是歷史性的一天。1988年3月22日,上海市以國際招標形式把第一塊土地使用權批租出去,這是內地首次,為國家其後的土地使用改革開啟先河,亦被喻為國家改革開放40年來其中一件大事。同樣是30年前,一名三十來歲的青年人,跟其他滿懷愛國之心的專業人士一起為國家土地使用改革努力,除為上海土地批租提供意見,甚至「落手落腳」起草標書,又為標書作英文翻譯;這名青年,正是如今已位居中國國家領導人之列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回想起當年的種種和辛勞,他仍是一臉笑意:「都是小兒科而已!」



土地改革 累積財富改善民生


中國內地的房地產市場近年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和最活躍的房地產市場,這一切的起步,正正是30年前的今天。1988年,上海虹橋開發區成功以國際招標實施方式,落實「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年僅34歲的梁振英以顧問身份參加招標工作,又協助上海草擬中英文版標書,以滿足國際投資者的需要。


梁振英近日接受《港人講地》專訪時指出,土地是珍貴資源,而「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成功打破往昔土地無償使用做法,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除了可以地盡其利,避免造成浪費外,亦可讓內地的地方政府通過賣地得到賣地收入,把城市建設好,最終建設城市費用和賣地收入進入一個互為因果的良性循環。就是這樣,內地人民開始擁有自己的住房,生活條件大大改善。


上海的經驗 香港的貢獻


梁振英的名字,從來都與「內地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這一國家重大的項目緊密相連;事實上早於1978年開始,即內地決定推行「改革開放」之初,梁振英和一班熱心的專業人士自費回內地免費授課,為內地政府和業界帶來土地使用、城市規劃以及房地產等領域的專業知識,並曾擔任深圳和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顧問,梁振英謙稱:「大家都是為了國家。我們國家過去一百多年來,前輩、志士能人,其實做了很多犧牲,而我們其實是很小兒科罷了。」


當年內地生活條件差 專業人士縱艱辛仍無悔


「我們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往往就是週末,最多辛苦一點,排隊排兩三個小時在羅湖過關。去到深圳的時候,我們要住一晚,因為早上九點鐘開關、傍晚五點鐘就關了,而當時辦理手續比較繁瑣,所以一定要在當地住華僑旅社,叫『僑社』。」跟今天香港和深圳的24小時通關、以今日深圳的繁華相比,今日香港人根本不能想像回內地是一件多苦的苦差。


梁振英表示,當時香港人回內地,沒有酒店可住,華僑旅社亦不時「爆滿」,在「旺季」的時候,他們一批專業人士就席地而睡,只有床舖,甚至連洗手間門口的也睡過:「當時年輕,也絕對不介意這些事情。當時吃飯要用『糧票』加鈔票,而鈔票就是我們自己出的。辦完這些手續之後,大概都已經到中午了。」吃過午飯,隨即就要協助做規劃或者講課,由於趕不及五點前離境,故一定要住上一晚或更多,雖然辛苦,梁振英談起這段經歷,仍是笑意盈盈。


放棄香港舒適的生活,這班專業人士主動回內地貢獻國家,梁振英直言最大動力是親證自己所做慢慢有成效:「1979年的時候,從深圳蛇口到廣州,再去到北京服務,慢慢做就發現有成效。有些時候都會碰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當然會有些挫折,但是國家發展真得很快,我們在各個方面落後的問題都還需要解決,這就是我的動力。」


愛國受同學啟發 決心貢獻國家


作為地道「香港仔」的梁振英,對貢獻國家的熱誠是受到何人啟發呢?「1978年的時候,我是24、25歲,正在英國讀書。身邊有一班很好、來自香港的留學生,有的讀博士、有的是博士後研究。我們這班人經常坐在一起討論國家的事情,這班人當中,尤其是搞科學的同學,都想如何可以報效國家、怎樣為國家服務。」


梁振英提到,那時中國有不少科學家都是在外國留學,之後才回到祖國服務。於是他們這班香港人,「膽粗粗」去敲大使館的門,告訴中國駐倫敦大使館自己想為國服務,但大使館職員很婉轉地回答,國家當時沒有具備這樣的條件。然而後來,他們一班香港留學生中真的有一個在英國讀書做博士後研究的,成功回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員,這人名叫馮國光。梁振英直言,馮國光這名學長的決定,對他們一班同學和朋友的影響和啟發也都很大,因為比起馮國光直接去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以及生活上的條件,他們一個星期才去一次深圳,根本不算一回事。


改革開放四十年 承先啟後望青年接棒


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國家經濟和民生的發展成績驕人,那麼四十年後的今天,香港還有可以貢獻國家的地方嗎?這問題,四十年前率先走進內地的梁振英認為,香港在很多方面都有比較長期的經驗,有些地方香港做過,就算發現不是很成功,其實都是一種經驗、教訓,這些事都很值得內地像40年前改革開放或30年前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樣,值得內地學習和借鑑:「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些事情香港有一些好的經驗,或者有一些不好的經驗,都應該讓外邊以及我們自己的國家借鑑。」


梁振英指出,在剛過去的「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宣讀政府工作報告,當中至少有十處地方與土地樓房的改革和完善有關,例如是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治改革等等,梁振英指出:「每一句的說話句子很短,但是要做的工作都很複雜、工作量很大。」他認為,香港在市場經濟體系裡面,尤其是土地樓房方面,由於「寸金尺土」的關係,做得的確比較精緻:「事實上香港有大批的專業人士,無論是測量師、規劃師或者律師等等,事實上這方面的需要和門路都很多。」


內地是年輕人的未來 多宣傳機遇


今日香港的年輕人,對國家發展認識不深者不是少數,梁振英希望包括傳媒在內的各界人士,大家都應該多去宣傳一下,讓生活在香港年輕人知道,今日內地其實有更加好的平台讓他發揮:「國家的金融改革、醫療改革、科技發展等方面,全都可以容納香港年輕人前往內地發展。香港很多『叻仔叻女』,大家在科技方面有興趣有成就,但是香港這個平台,如果你是做科技就顯得不是很大。我們國家現在於科技方面的平台很大,如果現在用國家領導人經常說的說話呢,就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改革尚未完成 還需延續奉獻精神


來到專訪尾聲,愛國情懷滿溢的梁振英直言「心情是有一些激動的」,他希望可以作為13億多中國人的一份子,與同胞們共勉,希望國家在接下來的30年,可以成功從小康邁向富強;梁振英認為,作為中國人,未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難關要克服,國家需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他希望香港人可以保持當年一班專業人士的愛國精神,而內地方面亦可以繼續秉持「闖關、攻堅、借鑑、學習」的艱苦奮鬥精神。

其他焦點新聞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